文 /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2017年,总行成立金融科技(Fin Tech)委员会,明确提出“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近年来,随着四川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和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业快速发展,与之相伴的是金融风险出现上升趋势,风险的交叉、传递也日趋复杂,给金融监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了加强新形势下金融监管工作,更好应对错综复杂的金融风险,成都分行紧密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尝试并推动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积极应用监管科技提升金融风险技防能力。
加强监管科技应用的具体举措
1.开展监管科技编译和研究
一是组织开展金融科技论文编译。成都分行遴选技术骨干组成金融科技编译和研究小组,及时跟踪了解国内外金融科技特别是监管科技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了对监管科技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开展大数据应用研究。2017年,成功申报总行金融科技课题《大数据技术在货币信贷领域的应用研究》,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理模型实证研究大数据技术应用成效,提出完善数据治理、健全数据统计框架等建议。通过学习和研究,为下一步监管科技应用建设打下了基础。
2.积极尝试应用监管科技
一是持续建设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自2014年开始,成都分行积极将监管科技与央行货币信贷业务有机融合,运用Hadoop及其生态链组件将大数据数仓技术与传统数据库技术有机结合,构建具有数据采集汇总、智能监测分析、融资信息对接、电子政务办理等功能的货币信贷大数据应用体系。该系统率先在全国将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货币信贷领域并取得突破,有效解决了货币信贷工作常变常新、因时而变的痛点,促进了货币信贷业务创新转型,实现了精准监管,提高了履职效能,荣获2017年银行科技发展三等奖。二是积极开发建设“反洗钱监督管理系统”。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反洗钱形势,成都分行结合辖区反洗钱监管、重点可疑交易报告、风险评估等工作实际,积极开发建设“反洗钱监督管理系统”,综合评估机构在反洗钱内控机制建设、执行等环节的缺陷,自动发现洗钱活动的疑点线索,收集分析客户属性、交易行为、风险特征等相关信息,建立客户风险评级体系与工作机制。三是建成征信监管系统。系统覆盖全省所有征信系统接入机构,建立征信工作人员动态档案和跟踪机制,全流程监控管理征信行政执法与行政处罚活动,记录征信业务重大事项工作动态、内部检查等情况,加强和规范征信管理工作。
3.推动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用监管科技
一是推动成都市政府全面建设应用成都“农贷通”平台。该平台是全国首个集“普惠金融、财金政策、信用体系、产权交易、资金汇聚、现代服务”为一体的“政银企”综合性融资服务平台,具备涉农政策发布、信用信息汇集、融资对接入口、贷款审批、报表统计展示等线上服务功能。通过整合农村产权、农业政策、农村金融等各类资源,畅通和拓展融资渠道,实现农村产业信贷资金需求的“应贷尽贷”。二是推动四川金融工作局和新网银行建设应用网贷平台监控系统。综合运用数据采集、实时数据流计算、大数据批处理计算、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对网络借贷中介平台的日常运营数据、公司治理、重大事项变更、财务状况等风险管理数据进行全面监控,主动发现并提前预警风险,强化金融风险监测分析,稳妥处置各类风险隐患,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三是推动金融机构应用监管科技。新网银行监管报送系统依托大数据技术,整合存贷标准化、利率报备、征信、反洗钱、银监数据报送等系统,实现报送工作的常态化、简便化、统一化。成都农商银行智能反洗钱监测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反洗钱建模领域,将客户、账户和交易信息提供给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优化完善现有的风险模型,提高系统对各种洗钱犯罪活动的分析监测能力。
图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与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相关人员讨论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建设方案。
取得的成效
1.实现风险监测的多元化、精细化和动态化,增强了金融监管全面态势感知能力
运用监管科技手段,多维度、多渠道采集海量数据,进一步细化指标分类,极大丰富了风险监测的内容,能够更加全面把握金融风险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上线报表175张,采集生成货币信贷、调查统计等多部门数据2亿余条,对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资金运用情况以及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金融精准扶贫、绿色信贷等重点领域贷款实行台账式监测,监测粒度细化到每一分资金、每一户企业,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监测提供支持。
2.实现风险监测分析的智能化,优化了金融监管模式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风险模型等技术,能够对各地区、各机构风险更为精准画像,及时地综合分析各类动态风险信息,给出风险提示和预警,为金融监管和现场执法检查提供线索,并前瞻性做好风险应对准备,提高了监管效能。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动态监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债券交易持仓情况、杠杆率、交易对手集中度等,及时预警风险。反洗钱监督管理系统建立自主灵活的反洗钱风险监测及分析模型,逐步完善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提升可疑交易侦测和报送效率,推动监管工作由“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变。征信监管系统及时排查疑似违规行为,圈定重点检查对象,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和权威性有效提升。
3.实现融资信息聚合应用,促进了融资发展
通过与更多系统对接,让更多政府管理部门参与进来,聚集和整合更多融资信息,实现更大范围信息融合应用和共享,进一步消除信息不对称性,缓解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促进融资发展。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实现与“天府融通”平台联动,对融资对接全过程开展清单化、精准化监测,金融机构通过信息共享与企业开展业务对接,已成功向相关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超过9000亿元。成都“农贷通”平台推动多个政府部门参与建设应用,整合分散的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管理信息,形成全市统一的“农贷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对解决农业农村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探索了一条整合资源、数据共享,提高监管能力的有效途径
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坚持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的建设原则,代替传统的多条线多系统分散建设做法,实现了系统按业务条线统一运行于大数据平台之上,以业务条线系统整合为切入点实现监管业务系统的整合和数据资源共享利用,为提升监管效能提供了有力的金融科技支持。
5.推动金融机构提高了合规管理水平
通过运用监管科技,金融机构获得从理解监管规则、拟订新策略到计划实施全流程的支持,大幅减少重复性、机械性工作,有效降低合规成本,提高合规管理能力。新网银行监管报送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算法调优,数据处理性能大幅提升,传统数据库处理需要17小时以上的任务,现只需1.5小时,有效满足监管报送及时性要求。成都农商银行智能反洗钱监测系统对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利用机器学习建模,研发的“地下钱庄”监测模型较传统规则在预测准确率上提升20%,极大提高数据报送质量和效率。
在我国金融业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今天,强有力的金融风险监管能力是提升金融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加快、加强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于推进央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履职能力,做好金融风险监管,推进金融产品多元化创新,使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声明:本文来自金融电子化,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