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等新技术融合应用,促进产业健康良好发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于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在本届展览会同步举办的“未来城市发展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了《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9年)》。在2018年报告基础上,本次报告全面系统梳理了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十大核心要素,围绕十大方面跟踪研究了各领域发展态势、发展热点和阶段特征。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信息化应用研究部主任陈才在白皮书发布现场为大家带来深度解读。

白皮书核心观点

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现阶段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重心正逐渐从整体谋划、全面建设向营造优质环境、设计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转变,全面创新组织管理、建设运营、互动参与等机制。新型智慧城市更强调云网端融合的新型智能设施泛在部署,更强化数据智能、信息模型等共性赋能支撑和平台整合,更注重实现数据驱动、“三融五跨”的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生态、智能治理等应用服务发展。新技术创新、新标准规范、新安全配套也在同步突破和不断完善,为新型智慧城市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型智慧城市十大核心要素发展方面,一是顶层设计开始向全省一体布局发展,同步突出因地制宜谋划和条块融合协同;二是新型智慧城市配套的体制机制创新加速变革,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合作机制创新活跃;三是智能设施建设提速,5G、城市物联网、云边协同新设施升级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能力;四是智能中枢不断进化,以数字孪生平台建设为助手,地方积极探索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数据枢纽和赋能中心;五是智慧生活服务更加突出成效导向、社会开放和技术创新,政务服务从“能用”向“好用”演进,超级应用服务平台成为生活服务新设施;六是以新型智慧城市为绝佳试验场,各地加强多元化政策支持和量化监测评估,推动数字经济特色布局、差异发展;七是基于信用体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多网格融合加速基层共治共管;八是智慧生态立体化防护体系不断完善,新技术赋能大幅提升环保治理效能,互联网+助力构建低碳循环生活方式;九是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合应用多维度拓展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空间,标准体系不断健全提升新型智慧城市规范发展水平;十是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凸显个人隐私保护和应用服务供给侧自主安全发展。

展望未来,新型智慧城市需要把握好五大发展要点:一是要更注重新型基础设施的立体统筹布局,二是要更注重前端服务与后端机制同步优化,三是要更注重虚实融合、孪生互动的场景应用,四是要更注重运营服务培育实现长效发展,五是要更注重网络安全确保城市长治久安。

白皮书目录

一、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沿革

二、 顶层设计:全局谋划奠定智慧发展基础

(一)部分省份高位统筹谋划智慧城市建设

(二)分类推进差异布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三)注重多规融合与数字政府一体化设计

三、体制机制:制度优化激发多主体合作活力

(一)组织机制上明确专门推进管理机构

(二)管理机制上更强化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三)运营机制上成立省/市级运营公司长效运营

(四)商业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

(五)参与机制上强调公众参与探索共建共治

四、智能设施:奠定智慧城市发展基石

(一)5G商用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二)城市物联网推动物联感知设施的统筹部署

(三)云边协同构筑城市泛在计算能力

五、智能中枢:形成数据枢纽与赋能中心

(一)城市大数据平台引燃“中台”新热点

(二)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崛起支撑虚实融合发展

(三)共性技术与应用支撑平台赋能行业应用系统

六、智慧生活:构建更加智能贴心的智慧服务

(一)智慧政务服务从“能用”到“好用”

(二)超级应用成为生活服务新设施

(三)技术赋能各领域服务亮点频现

(四)服务供给侧融合开放格局形成

七、智慧生产:因地制宜发展高质量数字经济

(一)数字经济持续升温,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不断升级

(二)地级以上城市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主战场

(三)特色引领成为各地推动数字产业化核心思路

(四)地方积极探索构建新经济监测体系,辅助科学决策

八、智慧治理:技术赋能支撑智能精准治理

(一)“互联网+监管”助力探索信用“大治理”格局

(二)网格化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基层共治共管

(三)智能视频监控为安防提供“智慧之眼”

九、智慧生态:立体监管筑牢城市“绿水青山”防线

(一)新技术赋能让环保散乱污治理“明察秋毫”

(二)天地一体化全要素监测网络助力 “透明监管”

(三)“互联网+”助推绿色低碳可循环生活方式

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持续突破赋予多维“进化”空间

(一)数字孪生探索虚实交互发展新模式

(二)区块链赋能构建“可信”智慧城市

(三)人工智能全领域融合打造“智能内核”

(四)标准规范持续出台让智慧城市“有规可依”

十一、安全保障体系:供需两侧强化网络安全保护

(一)开展智慧城市移动服务监管加强公众隐私保护

(二)试点带动促进智慧城市供给侧安全可信发展

十二、发展展望

(一)更注重新型基础设施的立体统筹布局

(二)更注重前端服务与后端机制同步优化

(三)更注重虚实融合、孪生互动的场景应用

(四)更注重运营服务培育实现长效发展

(五)更注重网络安全确保城市长治久安

更多精彩,敬请阅读现场发布PP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载白皮书: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1911/P020191101400391218356.pdf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