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兄弟会会长

H3C云计算部门基本情况。新华三云计算部门业务包括超融合软硬件、虚拟化、云平台、分布式存储、多云管理、云桌面、数据库、大数据,其中以超融合、云平台、虚拟化、大数据为主。今年云计算部门的收入增速30%保底,其中又以超融合为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华三云计算部门有700-800人。超融合提供纯软件、软硬件一体机,在软硬一体机情况下软件会对硬件让利。一个CPU核搭的软件价格1万出头,一个超融合双CPU节点价格大概5万元。公司今年上半年出货1万台搭载超融合的服务器,占了云部门业务用到服务器的四分之一。今年5/6月份华为交货因美国事情出了问题,预计华三下半年超融合出货会很好,全年营收有望达到15亿。上半年估计超融合收入5-6亿元。超融合综合毛利率在40%左右。

超融合未来还有十倍空间。超融合就是为了解决技术实力不是太强的客户信息化的需求。超融合客户群体集中于两类——大客户的中小业务(或者创新业务),还有小客户的全部业务。20个节点以下的客户用超融合的性价比会很高,如果规模到了100个节点,可以用松散模式。两类客户里面,现在应该不到10%的用了超融合,至少还有十倍空间。专家展望未来,排除公有云以外的部分,传统IT里面,中小客户的IT应该70%上超融合,大型企业一半业务上超融合。

一个业务全部用了超融合,运维人员会不会下降?看业务量,如果业务量非常大,不合在一起更方便。如果业务量很小,有业务,有安全,有中间件,整个公司就十几二十台服务器,不可能养很多人,如果只有一个运维,对他的能力要求就很高,不如用超融合,医院信息科就是这样的状态。

新华三、华为、 深信服的超融合有何不同?

——华为。华为最大的缺点是部门墙很严重,超融合要跨很多部门,它在融合过程中劣势最大。华为连网络都没有融合,它是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服务器管理组件,没有把NFV(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融合进来。华为的超融合是服务器团队做的,智慧计算产品线,但是超融合主要是软件,所以它的软件一般,但是他们的硬件和分布式存储还是很好。

——华三。云数产品线成立以后对超融合很重视,除了服务器以外,其他都在云数产品线,融合程度很好。华三的云平台和虚拟化比较强,华为是基于ZEN做的,两年前ZEN废掉了,18年推出了KVM产品。上海机场是H3C从华为客户里面抢过来的,用了三十多台超融合。

——深信服。后来居上,没有历史包袱,他们做云就是做超融合,拔到了集团非常高的地步。他们两年前、三年前的头号战略就是做超融合,研发力度非常强。超融合产品也适合深信服的渠道模式——他们卖安全产品一单也就十几万,它靠渠道去卖。超融合一单也就四五台,一台软硬件一起八万块钱,一共也就几十万。深信服最大的问题是规模性,它的超融合不推荐一个集群超过十个节点,所以没有听说过深信服中标过大的政务云。技术上并无难度,归根结底是没有业务逼它去做大集群。

华为收缩超融合对行业竞争格局有何影响?大量的项目华为已经切换到ARM了,英特尔现在可以给华为供货,最新的cascade可以供,大阪G20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是两国达成的协议比较模糊,英特尔的理解是仅限硬件供货,不供软件,也没有技术支持。如果这个cascade内核出问题,英特尔不会提供帮助。华为想开发下一代的硬件需要英特尔提供软件包和驱动,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华为首先放弃互联网的生意,优先保障云计算和超融合,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它明年超融合的业绩也会大幅下滑,新华三和深信服要蚕食华为的份额。

未来超融合市场的竞争格局会怎么样?未来中国超融合市场也会形成寡头垄断,就像服务器市场。技术加市场垄断,几十个人的研发团队怎么跟几百人的研发团队竞争呢?大公司是正循环,投入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高,小公司是负循环。深信服一开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16年才开始发力,它坚持下来,产品渐渐赶上来了。深信服当年是天时地利人和,现在你让一个新公司进入超融合,别人产品和技术上都甩开一大截了。15年超融合市场不到10亿,深信服正好是16年推出产品,赶上了那个时间点,它也不像华为、华三有历史包袱,没有部门墙的问题,所以能够做起来,现在新的公司没有那么好的机会。

声明:本文来自计算机兄弟会666,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