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冯群星

移动互联网的海量资讯和多元内容,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认知世界的便捷入口。但与此同时,未成年人沉迷手机、个人信息泄露、遭遇色情暴力内容、甚至遭遇欺凌诈骗等案例,频频见诸报端。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风险,突显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紧迫性。

一、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感总体情况

2019年,全国135家网络社会组织发起2019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调查覆盖全国34个省,获得有效问卷样本约19.9万份。在接受调查的网民中,12岁到18岁的未成年人占22.46%,仅次于19到24岁的年轻人。

从答卷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的对网络安全保护情况基本满意。值得注意的是,大量未成年人提出,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的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理或监管。

1 . 五成以上未成年人对网络安全感持正面评价

调查问卷要求受访网民选择“非常安全/安全/一般/不安全/非常不安全”中的一项来形容自己日常使用网络的总体感觉。认为“非常安全/安全”的未成年人占比超过五成(50.7%)。其中,感到“非常安全”的有12.38%,感到“安全”的有38.32%。

不过,从单项数据看,感到“一般”的未成年人占比最多,为39.76%。感到“不安全”和“非常不安全”的较少,分别占比 6.45%和3.09%。

2. 未成年人更常遭遇网络暴力与网络欺凌问题

在上网过程中,网民最常遇到哪些安全问题?调查显示,19-80岁的网民遭遇的问题较为相似,基本均为“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问题”“大数据杀熟”和“网络骚扰行为”。

未成年人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则较为不同,他们多选“其他”,这意味着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现状,不可与成年人的一概而论。从未成年人的留言反馈看,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的问题较为突出。还有未成年人反映,向网络平台投诉却得不到回应。

网络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一种新形式。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有限,很容易成为网络欺凌的对象。而网络的匿名性,又导致追究欺凌者的责任十分困难。

二、未成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现状

在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的倡议下,由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心、南都民调中心、南都教育联盟等组成的课题组,于2019年4月至7月期间发起全国问卷调查,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赴河南、山东、福建、广东、北京五省市进行了田野调查与个案收集,深入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潜在风险。

1. 半数孩子有手机,有手机比例随年龄提升

未成年人的移动互联网“触网”行为,与手机息息相关。调查显示,51.06%的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24.95%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手机,但可以经常使用父母的手机。

随着年龄的提升,自己拥有手机的未成年人比例也相应提升。在小学一到三年级,这一比例为19.69%;四到六年级,比例为33.10%。而到了初中和高中,比例分别增至69.30%和90.41%。

2. 主要娱乐形式:游戏并非“独宠”,还有看视频

在媒体报道中,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进行大额充值的负面案例较多,许多家长也将游戏应用作为孩子上网时的限制重点。但实际调查显示,游戏并非未成年人的“独宠”,他们使用手机的前五项用途分别是听歌(67.18%)、学习(62.98%)、看视频(53.18%)、玩游戏(40.59%)和社交(31.81%)。

就玩游戏而言,男生需要家长和学校赋予更多的关注。调查中,只有24.45%的女生会经常用手机玩游戏,而男生经常玩游戏的占比达58.09%。

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戏中交朋友、证明自我价值,是未成年人热衷游戏的主要心理动因。

炫酷、新奇、标榜自己与他人不同、渴望融入群体等,是青春期特有的心理需求,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一个例证来证明自我价值,获得外界的关注。而游戏是最容易实现、在同龄人社交圈层中被讨论最多的。调查发现,学习成绩较差、在现实中难以获得老师与家长肯定的学生,对游戏的依赖程度比普通学生更深。

此外,短视频类应用对未成年人的渗透与影响需要注意。未成年人在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价值观输出的影响。短视频中有关正能量的内容符合未成年人的成长需求,加上其时间短、趣味性强,更容易被未成年人接受。但是,碎片化的知识传播方式很难训练出有逻辑、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引导。

3. 网络欺凌与网络色情:男生比女生更常遇到

针对网络欺凌与色情暴力信息的调查显示,12.47%的学生表示曾受到网络欺凌;21.25%的学生曾遭遇过色情暴力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认为遇到过这两类问题的学生比例也整体呈上升趋势。与人们的传统印象不同的是,男生遭遇两类问题的比例均比女生更高。

在游戏、社交甚至是阅读网络小说的过程中,未成年人都会受到网络欺凌或是色情暴力信息的困扰。其中,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游戏周边应用,如游戏助手、语音软件等。这些应用方便了未成年人彼此互动、查看攻略,但是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却缺乏自律,没有完善的保护措施。以一款兼具游戏辅助和社交功能的语音软件为例,有多位未成年人在“相亲交友”话题下发布交友信息和照片。

4. 遇到风险后,未成年人更愿意与同龄人交流

遭遇网络风险时,未成年人更愿意与谁交流?比起长辈,未成年人更愿意与同龄人沟通。调查显示,76.05%的受访者首选同学或者朋友。其次是父母或亲戚(39.52%)、不说(15.57%)、上网倾诉(14.37%)和老师(8.98%)。不过,被问到谁更能帮助自己处理网络风险,58.68%的受访者认为是父母,其次才是同学或朋友(51.50%)。其他的求助对象还包括警察(37.72%)、老师或学校(24.55%)。

三、结论与建议

1. 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家长是关键角色

未成年人上网可能遇到安全风险,但网络绝非洪水猛兽。那么,谁应该在正确引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南都网络保护研究中心调研发现,在家长、老师、社会人士等不同群体中,均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家长应扮演主要角色。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父母更多引导与陪伴的孩子,遭遇网络风险的概率也较低。

家长应当认识到,一味地禁止、限制未成年人上网,并不能把未成年人与网络完全隔绝开来,还可能激发未成年人的叛逆心理。不如与未成年人多沟通,和孩子一起探索如何更安全地利用智能手机,让技术助力孩子的成长。

2. 加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工作

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需要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但网络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还存在空缺,《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正在制定和修改中。

加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立法工作,有利于从源头和机制上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通过立法建立行为准则、约束准则,相关职能部门、网络平台和家长、学校才能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承担起责任。

立法部门须结合新情况制定、细化法律法规,职能部门则应明确监管职责,对违规行为加强惩处力度。例如,对于网络欺凌问题,美国多个州在专门法律中规定了如何认定和惩处网络欺凌,明确欺凌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和受害者的救济权利。这对于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网络权益保护知识具备专业性,需要专门学习

网络世界自有其运行规律,网络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专门学习。政府部门应推动教师和家长群体开设网络安全与素养课程,促进家校联合,使得未成年人能在学校和家长的陪伴下更健康、更安全地上网。

从实际调查来看,未成年人遇到网络安全风险后,更倾向于找同龄人交流、找家长求助。在找谁交流的问题中,只有8.98%的学生选择了老师,比“不说(15.57%)”和“上网倾诉(14.37%)”的比例还低。在选择求助对象时,只有24.55%的学生选择老师或学校,低于父母、同学朋友、警察。可见,老师和学校虽然承担了未成年人系统教育的艰巨工作,但在网络安全保护方面的教育还比较缺失。

网络素养实际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学校不应该一刀切地一律不许网络进校园,而要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到常规教育中。目前,广东省已率先开展探索,推动少年儿童网络素养教育“双进”(进校园、进家庭)。通过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引导学生科学上网、原理沉迷。

4. 互联网企业应围绕未成年人需求建设保护机制

海量的内容分发,对互联网平台的审核构成了较大考验。以短视频为例,网红视频是未成年人喜欢观看的内容,但网红数量众多、发布频繁,如何在内容审核中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对当红主播的行为与价值观输出进行有效引导,是互联网平台和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

目前,多家互联网企业推出了过滤内容、限制时长、限制打赏等“一刀切”式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但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中心实际调研发现,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很少真正开启相关模式。

多名初中学生反映,未成年人保护模式的内容过于枯燥无聊,看不到他们喜欢的内容。此外,一些视频平台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只有观看功能,没有评论、点赞等互动功能,加上视频内容单一,无法对未成年人形成吸引。

未成年人的需求丰富而细腻,而目前的种种未成年人保护模式,“一刀切”地呈现较为单一和同质的内容,得不到未成年人的喜爱,也就变得形同虚设。

不吸引未成年人的保护模式就变成了空谈。互联网企业除了做好内容筛查工作,还须结合未成年人的需求,打造真正符合未成年人兴趣的平台保护机制。

理论上说,每个人的网络行为都会留存下来。互联网时代最受追捧的“用户画像”,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中心曾在不实名注册、关闭家长保护模式的状态下,尝试邀请未成年人手持酒瓶在几个视频直播类平台上直播(经其家长同意),抖音平台在直播开始1分钟后就提示违规,立即封禁了直播。据腾讯介绍,腾讯也有类似的机制,如果一个注册为成年人的用户在游戏中的行为模式疑似未成年人,他们可能会联系用户确认年龄。

以上案例说明,即便是没有开启特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平台仍然能通过专门的技术设计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

(本文刊登于《中国信息安全》杂志2019年第10期)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息安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