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作为新的传播场域深入影响社会发展进程。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的深度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趋势,是思想政治教育焕发新活力的重要生长点。随着互联网业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辅导员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斗争中,应当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努力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有效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最大增量,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阵地意识 扮演“引导人”

引导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引导者总是在被引导者的前方,可以是行为、动作上先进,也可以是思想上先进或技术上先进。高校辅导员应守好课堂主阵地,融入社交新场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并积极参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

守好主阵地,引导学生识网用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式的信息加工与传播改变了旧有的信息传播格局,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思潮和多元的社会舆论。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加强学习研究,自觉掌握意识形态理论,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自身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观察思考、判断研读能力,守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主阵地,提升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观点说服能力。

高校辅导员应充分意识到,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建立社交最重要的媒介工具。而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也使它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的集散地,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辅导员自身要正确看待网络——它既不会形成世界大同的“网络乌托邦”,也并非“洪水猛兽”,要在此基础上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识网用网。融入新场域,引导学生同向同行。

在一定意义上,网络意识形态场域是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汇聚地。它既是国家主流声音的发声地,也是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按照功能差异,可以分为基于主流网媒的国家场域、基于微信等社交网络的熟人社会场域和基于微博、公共论坛的陌生人社会场域。而熟人社会场域和陌生人社会场域也构成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比如微博、微信等。作为高校辅导员,以学生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深入他们所熟知和依赖的社交媒体场域,决定着能否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导权。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做足功课,主动进入大学生网上的“朋友圈”“社交圈”,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好他们的思想脉搏,引导学生正确发声、同向同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强化责任担当 当好“把关人”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社交网络传播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入了“丛林环境”。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能否疏堵结合,当好“把关人”,将主流和正面的声音顺畅地传递给当代大学生,将不良信息和负面舆情有效化解,对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拓展网络工作载体,把好信息甄控关。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运用网络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传播模式来看,既有基于学生个体的“人际传播”,也有基于不同标签属性学生的“群体传播”,还有基于班级、年级等组织属性的“组织传播”;从传播内容来看,既有基于学校内部管理的工作信息,也有基于学生发展的个体信息,还有基于整个社会舆论场域的新闻信息;从传播载体来看,既有个人网络宣传阵地,比如高校辅导员个人微信公众号,也有公共网络宣传阵地,比如学院网站、校园BBS、组织微信公众号等,还有即时通信工具,比如QQ、微信等。

基于特殊性,高校辅导员要想做好“把关人”,必须积极拓展上述各类网络传播载体,通过对新媒体传播特性和传播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做好分类信息的甄别、加工与传播,根据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相应的传播模式。高校辅导员,不但要在网络载体上积极传递正能量,也要正确运用网络上的反面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重视学生网络舆情,把好舆论引导关。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众声喧哗”,但互动性和即时性也为高校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现实诉求打开了更多的“窗户”。高校辅导员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网上发出的“声音”,做好信息“把关”。针对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表达的观念信息,高校辅导员要第一时间进行释疑解惑,澄清模糊认识,对错误观点予以批驳和纠正;针对学生个性化信息,高校辅导员要及时追踪了解学生的真实身份,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心、朋辈教育等方法,找出特殊原因,进行分类疏导和解决;针对学生通过网络反映的建议型、意见型信息,高校辅导员应予以及时说明、解释和处理,化解、理顺存在于学生中的消极与不满情绪,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的信任度,从而夯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提升媒介素养 勇当“发言人”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要想有所作为、守土尽责,除了及时收集学生“声音”,更需要学会利用媒介工具“主动发声”,做好“发言人”。

完善知识结构,拓展话语视野。教育者的素质越高,就越能准确把握社会要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成功组织者,并取得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法学等诸多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高校辅导员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全面的知识结构,才能对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对学生现实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说服力,进而在与不同教育对象的交往交谈中采取相应的沟通表达方式,消除距离感、增加他们的认同感,最终让学生信服、佩服。基于此,高校辅导员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着重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话语、渠道以及机制上下功夫,积极传播和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进行议程设置,当好“校园新闻发言人”。“议程设置”指大众媒体通过设置不同的议题影响人们去关注哪些内容以及关注的先后顺序。从传播学视角看,“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某个群体关系的轴心,他们敏锐而积极,在圈子内具有威望,能影响周围人的观念和决定。根据这一传播学原理,高校辅导员要在主动争取网络新媒体阵地的基础上,积极借用“议程设置”理论,从更高的起点和全新的视角去引领网络话题。一是可以通过微博的话题功能,在个人微博和团学组织微博上发起不同的专题讨论。要充分利用节庆、纪念日等时间节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去。二是可以通过微信转发和微信公众号的订阅功能,通过转载和原创信息采编,传播网络精品,把握网络话语权,拓展网络宣传思想阵地。此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还应具有争当网络“发言人”的决心和信心。要主动向学生推介个人网络平台,争当高校网络舆论场域的“名人”“网红”,利用各种传播吸纳手段,在涉及学生的关键问题上主动发声、释疑解惑,用正能量去影响身边的学生,牢牢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沈菲,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