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罗凯
我国资本市场具有证券无纸化、交易电子化的特点,业务运行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为了提高市场效率,节约市场总体成本,增强业务安全性,助力监管科技发展,在证监会证券期货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中证信息公司与有关行业机构共同推进资本市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资本市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有效地支持了资本市场监管和业务创新发展。
建设证联网
完善行业网络基础设施
证联网是资本市场的通信专网,统一接入了监管部门、全部400多家行业机构和银行等业务关联机构。2013年,中证信息公司等10家行业机构联合承建,启动证联网的建设工作。2014年12月,证联网生产网建设完成并正式开通运行,银证银期业务、机构间投资交易业务、直销银行、银企直连、监管数据报送等50多项生产业务逐步上线平稳运行。2017年10月,证联网测试网建设完成正式投入运行,为行业各机构提供了全天候的测试服务平台,开展了30多项测试业务。
图 证联网建设历程
证联网上线以来效能不断显现。一是降低了通信成本。证联网采用互联模式为行业机构提供“一点接入、多方通信”服务,彻底改变了原有高成本、低效率的“多对多、点对点”的连接方式。由于优化了网络结构,证联网为行业节省了通信线路数量4000余条,每年节省线路费用超过1亿元。二是优化了业务模式。经营机构与银行间的业务对接方式由“总对总、总对分”全部改为“总对总”,行业机构总部系统与银行总部系统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提高了业务效率,降低了系统对接的复杂性,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三是提升了业务连续性。机构与银行依托证联网接入同城和异地灾备机房,实现各类业务的灾备,有效解决了原有“总对分”模式难以实现的机构间系统灾备问题,提高了业务系统的连续性和安全保障能力。四是提高了业务上线效率。业务系统测试全天候并行开展,大大提高了资本市场业务系统联网测试效率,业务上线速度明显加快,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五是支持了监管科技发展。监管数据通过证联网报送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系统对接的自动化程度,有效提升了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了监管对象数据报送负担,减少了人工操作出错率。
建设资本市场统一信息披露平台
方便投资者一站式查询披露信息
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石,对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也从“纸媒为主”过渡到“纸网并行”,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对于方便投资者一站式查询所有披露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起,中证信息开始建设并持续完善资本市场统一信息披露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公益性信息披露服务。一是电子化披露成为基金信息披露主渠道。到2018年底,基金电子披露平台已覆盖全部公募基金公司净值信息、定期报告、临时公告信息披露工作。为贯彻落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19年9月,新版基金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上线,所有法定披露信息实现了全覆盖,披露内容包括净值信息、定期报告、临时公告、招募说明书、托管协议、清算报告等,基金电子披露平台成为证监会指定披露网站。随着基金电子化信息披露成为主渠道,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披露压力大幅下降。二是基金信息披露数据传输机制不断完善。为了切实降低市场主体信息披露负担,解决披露信息多头提供的问题,中证信息积极完善信息披露平台数据采集与传输机制,与纸媒建立文件传输机制,将需要在纸媒上披露的信息集中采集,及时、批量推送给报刊,提高纸媒信息获取的效率。三是统一信息披露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除基金披露信息外,统一信息披露平台还提供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债券等披露信息,方便投资查询。
提供信息安全公共服务
保障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资本市场经营机构有大量的网上交易、行情和业务办理系统,不可避免地面临互联网安全威胁,必须及时发现并修复信息安全漏洞、加固系统,才能有效防范安全风险。2014年,中证信息公司与有关安全机构成立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集中为行业机构提供安全测试、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等公益性的信息安全服务,同时也在全行业信息安全检查、信息安全演练等方面为信息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
信息安全服务提供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一是安全测试全覆盖。为真实检验行业机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行业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与国家权威信息安全专业机构合作,对证券期货全行业所有机构网上信息系统进行模拟攻击测试,发现并消除了多家机构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同时,自主研发建设了行业级扫描服务管理平台和高性能自动化专业扫描集群,向全行业机构提供公益性信息安全远程扫描服务,持续扫描所有网上信息系统,帮助各机构持续发现修复安全风险隐患,有效地提升了行业机构网上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
二是安全监测全天候。建设了互联网信息系统安全监测平台,对全行业互联网网站和业务系统开展全天候实时安全监测,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行业机构互联网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协助行业机构和监管部门及时处置信息安全风险事件。
三是安全风险零容忍。针对安全测试和安全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实验室主动服务,建立问题台账,一跟到底,全力协助、督促行业机构及时修复漏洞,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持之以恒地加强网上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
四是安全服务方式多样。除了集中式的安全检测和监测,实验室还提供了自助式的APP安全检测服务,在减轻集中服务压力的同时,保证了检测的效率和及时性要求。行业机构能够即来即测,在APP上线或升级前主动利用APP安全检测服务,并及时发现修复存在的风险隐患;此外,还提供了现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可根据监管部门和行业机构的特定需要开展系统风险评估,以及配合开展现场检查和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
五是安全工作体验改善。长期以来,“以监管促安全”的方式强力推进行业信息安全能力建设,督促行业机构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快速有效地提升了行业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在此基础上,实验室创新了“以服务促安全”的方式,作为“以监管促安全”的有益补充,有效地提升了行业机构信息安全工作的体验,降低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
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
充分发挥行业标准与编码服务中心的作用
标准是资本市场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市场,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防范化解风险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证券分技术委员会(简称“证标委”)明确中证信息为证标委秘书处承担单位,并成立证券期货业标准与编码服务中心,全力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
一是标准发布的数量大幅提升。在基础编码、数据接口、信息披露、技术管理、信息安全、业务规范等6大专业领域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一整套符合中国证券期货业发展需要的行业标准体系。截至目前,证券期货业国家及行业标准已发布49项,在建标准52项。
二是标准服务能力大大加强。建设了中国资本市场标准网,发布的行业标准在中国资本市场标准网进行了全部公开,每年组织出版《证券期货行业标准汇编》,行业机构获取标准的渠道顺畅,有利于行业标准的推广实施。编码系统在线提供行业编码查询,方便市场机构申请编码和查询使用。
三是行业机构参与制定与应用标准的意愿不断增强。全行业近80%的单位牵头或参与制定过国家、行业标准,行业机构愿意积极承担或参与标准制定,了解行业最新发展态势,跟踪行业发展方向,希望运用标准促进本行业、本单位业务和技术管理工作。
四是行业数据模型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中证信息承担数据模型建设工作,整理完成了交易、监管、披露三大业务条线19个模块的数据模型建设,形成数据表近4,000张,规范行业数据项20,000余个,搭建了数据模型管理平台供全行业共享使用,编写出版的证券期货业数据模型建设指导用书,帮助监管部门和行业机构运用数据模型加强数据标准研制、数据仓库建设和大数据分析,对于推进完善行业数据治理发挥了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关于行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体会
中证信息紧紧围绕服务监管、服务市场的中心任务,全力推动行业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全行业提供公共服务,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这也是证监会正确领导,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市场机构共同支持的结果。总结起来,行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坚持证监会的统一领导。行业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协调难度高,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整合各方力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在行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证监会信息中心充分发挥了牵头人和协调人的关键作用,在2014年发布了《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确立了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统筹协调、统一标准、保障安全、自主创新、分布实施”等5项基本原则,在证联网的建设中会同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上加强了指导。
2.积极推动各方共建共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改善会带来全行业的良性发展,受益的是市场各参与主体,也理应由市场各方共同建设。资本市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正是在行业各方积极参与下顺利推进,实现了共建共享。例如,证联网在中证信息和交易所等市场核心机构共同努力中不断完善,统一信息披露平台建设、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和标准化工作得到了证监会有关部门、派出机构、市场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的大力支持。
3.需要有专门机构组织落实。在行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监管机构更多的是牵头,承担决策者、协调者的角色,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日常运营需要由市场机构承担才能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一家相对中立的机构作为组织者,协同各方统一开展实施行动,落实建设和管理运行的职责。中证信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内设了证联网运管中心、行业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证标委秘书处、行业标准与编码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来履行相关职责。
4.要加大基础设施使用推广。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属于高投入项目,随着不断推广使用和业务范围拓展,规模逐渐增大,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社会效益才能显现,建得越好就会用得越多,反之,用得越多就会建得越好,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行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产品层出不穷,对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后续,我们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更加关注行业信息技术生态的建设,协助监管部门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备案,建立监管科技实验室,推动市场各方共同发展监管科技,使业务和技术朝着安全规范的方向不断发展;此外,还将进一步拓展证联网业务,推进统一信息披露平台建设,全力推进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优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大局。
声明:本文来自金融电子化,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