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包商银行 于忠义
运用风险管理工具解析银行的经营数据,披露银行在市场营销、产品定价、流动性、业务结构等各层面呈现的风险状态。基于这些指标的解读,高管层可以洞察到银行在同业中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和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到风险状态与银行经营战略不匹配项,快速采取措施解决。新时代新经济的大背景下,加强对风险管理的战略布局非常重要,把风险管理内嵌到银行战略管理框架中,作为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分析项目,是一项颇有价值的思考。
风险管理在战略中的角色
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银行都将战略内容聚焦前台业务,而如风险管理这样的中台工作却很少在战略中体现。国内同业间战略同质化现象显著,导致各家银行的业务大同小异,造成银行业内存在金融供给过度与金融服务不足并存现象。缺少因地制宜的战略定位思考,很难体现出银行的差异化经营,致使某些业务领域过于激烈,相继削薄利润卷入低价博弈,本想持续经营但另一方面却是钱越来越难赚。当市场上呈献新需求,银行对客户真实需求反应滞后,进而丢失了产品创新机会。
风险和收益是业务发展的一体两面,银行战略需正视银行风险因素,尤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关键问题。比如普遍存在的业务结构失衡、风险决策传递偏差、协同力度偏弱等,均应该是战略内容的必选项。换句话说,全行业务战略必须体现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化解属性和自身变革属性,打破组织壁垒和管理上惯性阻碍,否则势必会造成战略偏离和战略风险。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银行风险管理需与时俱进,挣脱原有管理惯性约束。找到这个时代中当前经济周期内最敏感的风险因素,找到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和痛点。例如哪些是银行需首要化解的风险,风险集中在何处(集中在哪些行业、客群、产品、区域和渠道等),化解这些风险需要采取什么举措等。特别是当传统银行业务突破局限,寻求跨界合作的新模式,以往经验和国外经验的借鉴性非常有限,新兴业务的风险管理完全依赖银行自身积极探索。
战略内嵌的风险管理突破重点
1.风险管理需要突破内部管理壁垒
银行内部跨界合作问题一直是管理痛点,条线间、机构间、部门间、系统间等信息壁垒严重,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由于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银行客户需求越发综合化,业务摊子铺得越大矛盾越显突出。亟需从战略的高度统领,消化掉隔阂,让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在条线间、机构间、部门间得以畅行,让不同机构和部门对风险工具的计量结果达成共识。战略内嵌的风险管理需要有效推动内部管理转型中的利益再平衡。利益再平衡会触及到岗位、职责等敏感问题,操作不好会对稳定性产生较大冲击,这是在考验最高决策者的智慧。
2. 主动对接新市场、新产业和新经济
银行传统风险管理一直以来甚少采集和洞察新市场、新产业和新经济的风险因素。比如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大背景下金融创新的一大亮点,对银行传统商业模式提出挑战,正在慢慢改变银行业竞争格局。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支付和渠道方面的创新,与交通、饮食等行业对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改变着衣食住行消费方式。用传统风险管理方法无法快速有效识别互联网模式中的粉饰和欺诈成分,需采用完全不同版本的新流程和新模型去伪存真。所以新时期战略内嵌的风险管理需要主动对接新市场、新产业和新经济信息,格外突出对客户、交易对手和金融产品的风险管控,这一点是风险管理必须担当的。
3. 模型分析结果的推广应用
多数银行风险管理与经营部门脱节,风险模型产出物不能在业务链条上有效地推广应用。战略内嵌型风险管理应该让风险模型分析出来的结果参与经营决策,干预高风险业务,让风险管理能按照战略意图有效传导。在应用环节可以灵活设置调整项来呈现业务策略,防止经营部门实际执行上出现大的偏差。切忌最终结果悖离全行统一的战略。另外,确保风险模型产出物推广应用落实到底,需要合规、审计等监控、严查,坚决杜绝监管合规和内部管理“两张皮”。
4. 主动与最新监管政策对接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重大技术进步,都会带来监管理念、内容和方式的调整。比如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业务规模效应更强,随之而来的风险效应打破地域、行业所限,属地化监管很难适应互联网特征。这势必会带来监管层面的重大动作,从近期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便可见端倪。战略内嵌的风险管理应该主动与监管对接,找到风险管理偏好和最后底线,适应“互联网+”的国家战略推进,顺应互联网与传统银行业持续融合大势。
5. 把数据作为重要的资源配置项
风险业务方案落地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信息系统建设,风险类业务方案的本质是分析数据。风险识别、采集、量化、限额、决策和汇报等非常依赖数据,内部管理和监管报送均是以数据呈现,所以数据是风险管理中非常关键的资源保障。风险量化的前置条件是具备优质的数据原材料,作为量化模型的输入端,如果数据质量不达标、数据供给不及时,模型做得再好也是徒劳。长期以来银行顺应巴塞尔协议合规来推动风险管理建设,主要聚焦在风险量化层面,对银行数据生态缺少全面认知,这样计算出来指标的权威性和应用价值在哪里?怎么可能在业务细节中发挥作用呢?如果说信息系统建设是风险业务方案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数据资源配置则是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百米。
全面风险体系化建设
与基层岗位员工交流时会发现各条线、部门都很忙,但从分析结果看单位成本的产出价值并不大。究其根源是风险管理缺少体系化,因为没有体系化的管理规范,导致流程繁冗、工作重复、返工率高……好多工作都是白忙活,没有任何价值。
银行全面风险体系建设具有显著的实践探索特征,但与银行业对风险体系化的关注和期待相比,特别是银行风险管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相比,其在最后落地环节显得十分薄弱和滞后,具体表现就是在操作层面效果达不到预期。所谓体系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进前、中、后台间互联互通,深化部门间配合,提升流程效率,也要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打造互信融合的责任共同体。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中关键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银行的管理者要承担来自股东方、监管机构、客户与竞争对手的压力,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日益趋紧的监管环境和千变万化的经济环境。所以战略内嵌风险管理必须直接面对痛点问题,解决重点问题,只有借助全面体系化的风险管理工具才能列出风险清单,找到哪些风险是最令管理层和监管层担忧的首要风险,风险主要集中在何处以及风险的变化主要规律,制定对高风险领域采取的举措。
十几年之前,银行业开始聚焦巴塞尔协议,使得国内银行与国际先进风险管理对接,银行业的同仁们开始了全面风险管理(包括风险量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经过这十余年探索与实践,优秀同业已经申请合规,越来越多银行已经认识到构建适应大环境的全面风险管理建设既是进一步促进凝聚行业共识、营造良好经营环境的迫切需求,也是今后有利有效有序推进金融创新、金融普惠等多方面发展的安全保障。银行亟需构建全面风险建设体系,把守可行性、统一性的底线,形成各自业务战略为导向,稳健、合规、量化、共享为根基的银行业风险管理新姿态。
风险管理从蓝图走向现实
让风险管理从蓝图走向现实的第一步是准确制定风险偏好,银行风险管理偏好源自于顶层战略,是战略意图在风险维度的生动呈现。风险偏好是传达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董事会及高管层对风险偏好的设置和管理担当非常关键。风险偏好综合阐明银行股东、监管机构、客户及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为了达到既定使命而愿意承担的风险性质及水平,设定风险偏好需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以及未来经济和经营等多方面因素。当然制订风险偏好也是需要一整套标准化流程匹配的,制订风险偏好本质上体现银行基于过往业绩对未来业务的预期以及实现这种预期的内部能力判断。
将源生战略的风险偏好传导至业务操作层面,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基于银行愿意承担的在其总承受能力范围内的风险量、价和结构,明确风险容忍度、类型、集中度、应急预案和风险轮廓等具体指标,利用风险体系化工具(组织、制度、流程、工具等)将宏观战略逐层拆分并传递到微观业务细节。同时可以采集基层的经营数据汇总分析观测与战略意图期望的业务结构和布局是否吻合,是否与股东、客户以及监管机构的认知以及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匹配,侧面也能够检测全面风险体系化的效率性。
另外一个重点是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新一代风险管理方法论的创新亮点,具有里程碑意义。压力测试在宏观层面是在银行基于战略开始到业务规划、经营计划、资源配置和指标量化等各方面,通过统一设计压力情景,协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各类型子模块联动开展压力模拟,自上而下一整套压力状态下的业务模拟过程,最后观测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资本和流动性等项目的压力表现。压力测试工作在操作层面上是对一些管理指标在极端情形下的深度诠释。压力测试思想贯穿于整个银行风险管理中,在每一个管理工具中均可以引入压力测试工作,侧面发现管理中的痛点。
最后,可以借鉴监管最新量化指标,准确设置风险额度。将资产、资本与收益更为紧密结合在一起,设置上体现资产、风险和收益的短中长期目标,体现“轻资产”“轻资本”和“轻成本”的行业经营新理念,推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找到业务结构最优化空间,实现战略贯彻执行,引导业务实现短中长期的持续健康增长。
让风险管理创造价值
当前时期是我国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等特征较明显。从速度看,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7%,2017年是6.9%。虽较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有所放缓,但在全球重要经济体中排名仍位前列。通过“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战略构建全球化新格局、供给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最优配置、“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持续融合升级等等,表明“稳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在这样一个经济大势之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需向更高形态迈进,这是经济长周期发展所带来的机会。
风险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寻找收益和风险平衡点的艺术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有助于建立规范有纪律性的业务流程,是创造持续稳定效益的重要保障。基于对风险的充分理解,洞悉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对银行资产进行优化配置,使得资产组合承担的每一分风险都能创造最大价值。从核心竞争力和商誉的角度思考,强化源生于战略的风险管理建设,加强信息披露,让监管机构放心、确保市场认同、得到同业尊重、获取客户和投资者的信任,提高和维护银行信誉,有助于全面提高银行竞争力和资产规模。
声明:本文来自金融电子化,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