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十年:STUXNET、SUNBURST对比分析(二)”中曾提到过,检测设备在STUXNET、SUNBURST的发现过程中,出现了全部失灵的情况。本文我们将对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
STUXNET和SUNBURST可用于捕捉的点
尽管STUXNET、SUNBURST在隐藏方面做的相当出色,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因为作为恶意代码,其它恶意代码普遍具备的功能它们也得具备,其它恶意代码表现出来的特征它们也会表现,因此针对一般恶意代码的检测手段也能作用到它们身上。
下面,我们抛开STUXNET和SUNBURST被发现的真实场景,从恶意代码的普遍规律出发,看一下它们存在哪些可能会被检测设备捕捉到的点。
1. STUXNET可用于捕捉的点
作为一个可控“蠕虫”,STUXNET必须具备持续驻留、C2通信、传播扩散这三方面的能力。在这三方面,它都存在可被捕捉的点。
1) 启动项
任何一个需要持续驻留的恶意程序,不管是后门也好,木马也好,“蠕虫”也好,必须要有一个启动点,以保证每次机器重启后,它都能再次运行起来。
STUXNET的启动点对应的是注册表中的以下项:
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RxCls\\
”ImagePath” = “%System%\\drivers\\mrxcls.sys
这是注册表中的普通一项,检测到它的存在还是很容易的。
2) C2通信
STUXNET的C2通信采用HTTP协议,其过程如下:
因为扩散过程中被感染机器有些是不联网的,所以在与C2通信之前,需要先判断一下被感染机器是否联网,STUXNET采用的方法是检查能不能访问以下两个站点:
www.windowsupdate.com
www.msn.com
这是STUXNET C2通信的一个明显特征。
后续与C2之间的交换数据经过了加密,但加密方式是简单的异或,密钥固定。其中,到C2的数据所用密钥是:
从C2出来的数据所用密钥是:
像这种简单的加密方式,统计特征应该很明显。站在后知者的角度,通过流量分析发现STUXNET是有机会的。
3) MS08-067漏洞利用
为了达到传播扩散的目的,STUXNET用到了3个漏洞:MS10-046、MS10-061、MS08-067。其中的一个0day漏洞MS10-046,因为实现上存在缺陷,成为了暴露其存在的关键。但从恶意代码检测的角度来看,MS10-046与MS10-061因为是0day,要实现对它们的检测并不容易。
对STUXNET构成最大威胁的是MS08-067。这是因为:其一,MS08-067是一个已曝光的漏洞,该漏洞产生的原因、漏洞利用的方式,对于当时的安全设备厂商来说并不陌生。其二,当时距MS08-067曝光的时间并不太久,它属于重点被监控对象。其三,漏洞利用只要发现,就能断定恶意行为存在,不存在误报的可能。
2. SUNBURST可用于捕捉的点
SUNBURST作为一个完美“融入”SolarWinds Orion系统的后门,其传播扩散、持续驻留功能都由Orion系统提供,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检测到它的存在,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SUNBURST后门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部分代码借用自其它APT行动,但由于不是核心功能,通常不会有人将其作为检测依据。这一点主要适用于溯源,而不太适用于检测。
但是,SUNBURST要取得效果,终究要采取第二阶段行动。因此,作为第二阶段部署通道的第一阶段C2通信,以及第二阶段行动,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可能成为SUNBURST被发现的点。
1) 第一阶段C2通信
STUXNET第一阶段的C2,包含了两种类型的通信:
一是利用DNS协议的CNAME项传递控制信息,在知道它采用该策略之前,通过这一点发现SUNBURST还是很难的。
二是使用HTTP协议与C2间交换信息。根据后面分析的情况来看,数据具有很明显的特点,这一点是可以利用的。
2) 第二阶段行动
SUNBURST的最大问题还是在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RAT需要有持续驻留、C2通信、任务执行等功能,这些不可避免地都会留有痕迹;攻击者在第二阶段执行的大量操作,比如窃取凭证、横向移动、转移数据等,更是会留下大量痕迹。
安全研究人员也正是通过这些痕迹,追溯到了SUNBURST。关于这个,可以从Mark Russionovich的“如果你安装了Sysmon,或者运行了Procmon、Procexp、Autoruns等工具,Sunburst将离你而去”中去体会。
检测设备失效原因分析
尽管我们依据STUXNET、SUNBURST的调查结果,“事后诸葛”般地列举了可用于发现它们的一些检测点,但最终导致STUXNET暴露却是我们认为很难检测的、造成了系统崩溃的0day漏洞MS10-046。而导致SUNBURST暴露的原因则是,FireEye意外发现假冒的职员登记信息,这是攻防双方先前都无法预料的。
为什么我们认为可以用来检测的点,在实际检测中就不能起作用呢?表面上看起来是:
因为mrxcls.sys用窃取的合法证书进行了签名,看起来跟正常的驱动程序没有区别,所以检测设备即使发现注册表中增加了启动项也不会报警。
因为STUXNET采用进程注入技术,将通信模块注入到了正常的浏览器进程中,因为检测设备不对浏览器的上网行为进行监测,所以发现不了不联网机器却试图访问互联网这样的异常行为。
因为STUXNET的C2通信数据经过了加密处理、SUNBURST的C2通信数据经过了变形处理,所以分析起来比较困难。
……
但这些,并不是造成检测设备失效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造成检测设备失效的根本原因有:
1. 检测设备的数据分析深度不够
我们知道,人是通过分析数据,来确定恶意行为是否存在的。分析的内容,主要是程序代码和流量数据,其它如日志分析等,是建立在别人代码分析和流量分析基础上的,本质上也属于代码分析和流量分析的范畴。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恶意行为的工作,许多检测设备也在做。代码这一块儿,人工做的称作代码逆向分析,检测设备做的称作行为分析;流量这一块儿,人工做的和检测设备做的都称作网络流量分析。
检测设备的数据分析,其实是对人的数据分析的模仿,但由于缺乏人的认知能力,机器分析在深度上是远不及人工分析的。以代码分析为例,检测设备采取的方式主要就是对函数进行拦截,这实际上等同于逆向分析中的设置函数断点。我们知道,设置函数断点只是逆向分析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其作用主要是为分析人员提供一个切入点,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分析人员的分析、理解、归纳、推理。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个人,单凭设置几个函数断点,就能搞清楚某段代码功能的。流量分析同样如是。
因为缺乏分析、理解、归纳、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检测设备的数据分析能力,是远不能达到识别恶意行为的要求的。
2. 恶意行为识别(通用)模型难以建立
虽然机器在认知上达不到人那样的高度,但能不能采用机器学习等技术,使得检测设备的能力尽可能达到恶意行为识别的要求呢?答案是,很难。
机器学习,原来的名称叫模式识别。顾名思义,就是要想让机器做恶意行为识别这方面的工作,首先得为它提供一个恶意行为识别模型。但是,要建立这样的模型很难。
还是以恶意代码为例。恶意代码需要具备的特殊功能,一些正常程序也会具备;恶意代码采用的很多特殊技术,一些正常程序也会采用;恶意代码表现出来的特征,一些正常程序也会表现。甚至于,恶意代码跟与它对抗的防御系统,采用的根本就是同一套技术体系。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因为某段代码具备什么功能、采用什么技术、表现什么特征,就断定它是恶意的还是正常的。异常流量识别具有同样的问题,这是难以建立恶意行为识别(通用)模型的根本原因。
曾经有安全公司,弄出来一个恶意行为识别模型,并将其用在了产品中。应用效果是,能查出来的恶意代码类型确实是多了,但同时,许多正常程序也会被“杀”。其它安全公司的防护软件被“杀”,具有特殊保护功能的软件被“杀”,就是用户自己编写的程序都被“杀”,很难说这样的模型是好是坏。
3. 检测设备需要有案例作为支撑
检测设备的数据分析能力达不到识别恶意行为的要求,又缺乏有效模型来接近于满足要求,最终,检测设备还是以特征匹配作为恶意行为识别的主要手段。而这些特征的获得,主要靠的是人工对已有案例的分析。
如果没有案例作为支撑,自动检测就会失灵。比如, STUXNET事件里,不联网机器访问msn.com这样明显的异常行为,因为过去没有碰到过类似情况,所以就检测不出来。
而一旦有了案例作为支撑,自动检测就会十分高效。比如,通过人工分析澄清STUXNET、SUNBURST的工作机制并提供检测特征后,STUXNET感染的10多万台机器、SUNBURST攻陷的几十个机构很快就被识别了出来。
4. 检测设备判断恶意行为的依据不在根上
也不是有了案例作为支撑,自动检测就万无一失。比如出现在STUXNET里的MS08-067,漏洞产生的原因很清楚,漏洞利用的方式也很明白,还是没被检测设备识别出来,只能说检测设备在识别MS08-067的过程中,判断依据不在根上。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永恒之蓝”,都出来这么多年了,漏洞产生的原因早为人所知,漏洞利用方法也早被研究人员掌握,现在不还是有人在用吗?
结束语
以上,我们对造成检测设备在STUXNET、SUNBURST发现过程中集体“失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起来就是,STUXNET、SUNBURST都是“新生”事物,过去没有出现过相似案例,缺乏足够多与它们相关的信息,而机器的分析能力又不足以对“新生”事物属于什么类型做出判断,所以出现了“失灵”情况。
至于造成这些原因的原因,有些是因为工作没到位,比如MS08-067漏洞利用的检测问题。更多的还是因为人的认知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相关工作无法展开,比如代码和流量的自动分析问题,比如恶意行为识别模型的建立问题。
最后想说的是,这十年其实是网络安全领域进步最快的十年,出现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无论是在认知上,还是在实践上,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技术实现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关于这些,我们将在以后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当讨论。
声明:本文来自国家网络威胁情报共享开放平台,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