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微信办公而导致的失泄密案件多发,特别是一些涉密信息在工作群、同学群、老乡群等微信群内发送引发的泄密案件,导致涉密信息迅速传播,给国家秘密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机关、单位虽然采取了一些保密措施,但微信群发泄密案件依然频发,屡禁不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典型案例
1.工作群下达紧急任务
某市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曾某,收到上级单位下发的一份秘密级文件,要求紧急传达落实。因需要阅办的领导外出不在,曾某为尽快将文件传达到位,遮盖文件密级标志进行扫描,将电子版发送至单位微信工作群,造成泄密。
“保密观”有话说:100-1=0
任何情况下,以泄露国家秘密为代价推进业务工作都是万万要不得的。如果业务工作是100分,保密工作是1分,那么100减1并不等于99,而只能是0。
2.同学群炫耀政策密件
某市市委办公厅领导许某因家中有事,将收到的一份秘密级、一份机密级密码电报放在办公桌上离开。工作人员安某给领导报件时看到桌上的涉密文件,翻阅后发现其中内容涉及某行业领域重大调整,出于炫耀心理,安某用手机拍摄发送到自己的微信大学同学群,造成泄密。
“保密观”有话说:严控泄密源头,筑牢保密防线。
涉密文件在传递、收发、保管、阅办、销毁等任何环节,保密管理松一分,泄密风险隐患就会增十分。
3.老乡群扩散密码电报
某自治区某县金某在工作中私自拍摄一份机密级密码电报复印件,并存储在手机中,后发送给邹某,并特别叮嘱“密电不得外传”,但邹某却将图片制成文档格式,转发给了马某,马某又发送到自己的微信老乡群,造成泄密。
“保密观”有话说:一粒泄密种子,一片灾难森林。
“口头叮嘱”往往是给自己的心理安慰,起不到保护涉密文件的作用,更无法阻止涉密文件不被外传。保密这件事,不能把责任和信任寄托在他人身上,最稳妥的做法是自己不违规,关紧泄密的闸门。
对策建议
针对这些典型的微信群发泄密案例,机关、单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保密管理,防范微信办公泄密情况的发生。
1.开展专项保密教育
机关、单位要开展专项保密教育,普及信息与网络管理保密知识技能,让干部职工普遍认识到微信办公的风险隐患,不仅做到自己不使用微信传密,发现此类情况还要及时报告。
2.严格落实管理要求
微信工作群应指定专人作为管理员,做好保密管理,交流内容严格限定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禁止传播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信息。此外,机关、单位要将涉密载体流程管理与智能手机使用管理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消除涉密文件数字化的隐患。
3.强化保密检查监督
机关、单位应对微信工作群进行重点筛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立刻向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报告。保密工作机构要采取措施防止信息扩散,并立即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本期编辑:柴静
声明:本文来自保密观,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