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战争局势日益焦灼,西方各国相继宣布了要全面制裁俄罗斯的消息,美国更是将俄罗斯列入科技出口管制名单中。令人意外的是,俄乌战争影响范围之广,几乎波及了全球科技网,全球多家科技巨头宣布制裁俄罗斯。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封锁越来越严厉,甚至已经波及到俄罗斯的网络安全行业。这些极限制裁手段进一步加剧了地缘政治风险,同时也将给原本因疫情影响导致的脆弱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此次制裁的规模之大、频率之高、威慑范围之广,且与盟友协同实施广泛制裁,是此次战争背景下,美制裁所呈现的极限特点。与多数针对特定目标、落实针对性制裁措施的机制不同,此次制裁对其预期希望达到的效果进行了更为直接的陈述,切断俄罗斯一半以上的高科技进口、限制俄罗斯获取关键技术的投入、萎缩其工业基础,最终削弱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施加影响的能力。

一、近期各国及地区对俄制裁措施

(一)出口管控,切断俄罗斯获得关键技术供应链进口,削弱其欧亚影响力

1.美国

纵观美国对外发起的多部门联动制裁,从广义制裁层面而言,针对物项的出口管制俨然成为商务部限制外国获取涉美物项的重要工具。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同步实施了一系列全面、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以最大程度限制俄罗斯国防、航空航天及海运等重点领域的发展,企图切断俄罗斯工业基础关键部门获取任何涉美关键物项的途径,包括半导体、计算机、电信、信息安全设备、激光和传感器等产品,以此削弱俄罗斯在欧亚舞台的影响力。新增措施包括:

2021年10月20日,美国商务部曾发布新的出口管制规定,要求各企业除非获得商务部许可,禁止向俄等国出售黑客工具。后续,美国政府制裁了四家开发销售间谍软件和其他黑客工具的公司,包括俄罗斯安全公司Positive Technologies。美国官员表示,这些工具被外国政府滥用,从事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活动,在这些政府主权边界之外对持不同政见者、记者和活动家进行跨国监控。Positive Technologies被指控开发并向俄罗斯情报机构出售漏洞。

2022年2月2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包括技术在内的美国商品及使用设备、软件和蓝图生产的外国商品出口到俄罗斯。商务部表示,这是迄今为止针对一个国家实施的最全面的出口管制措施,主要针对俄罗斯的国防、航空航天和海事部门,将限制俄罗斯获得维持其侵略性军事能力所需的技术和支持其国防工业基地、军事和情报机构的物品,切断俄罗斯获得关键技术投入的途径,萎缩其工业基础的关键部门,并削弱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影响力的战略雄心。为此,美国商务部修订《出口管理条例》,新增49家俄罗斯实体清单主体。

2022年3月25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宣称将俄罗斯卡巴斯基实验室列入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通讯设备和服务商清单。

2022年3月28日,美国宣布新一轮制裁清单,包括从事俄罗斯武器扩散采购网络的Serniya Engineering公司、为俄罗斯军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Sertal公司、软件和通信技术公司AO NII-Vektor、芯片制造商Joint Stock Company Mikron、超级计算公司T-Platform、电网自动控制系统公司iGrids等。该大多数公司此前都被列入禁止提供敏感技术的出口管制清单,此后将禁止美国与其进行金融交易。

2.欧盟

截止当前,欧盟理事会已对俄罗斯相关实体及个人实施共4轮制裁。据制裁跟踪平台Castellum.A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欧盟对俄实施的制裁为953项。

2月25日,欧盟领导人在特别峰会上举行了会晤,领导人同意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对军民两用商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实施了进一步限制,并限制了特定可能有助于俄罗斯加强其国防和安全部门技术的商品和技术的出口,将包括电子产品、计算机、电信和信息安全、半导体或尖端技术等产品。这一系列贸易制裁措施也会极大程度地限制俄罗斯高精尖产业及先进制造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俄罗斯的产品进出口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导致所有相关经济领域出现显著下滑。

3月1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剥夺俄罗斯的“最惠国待遇”贸易地位,禁止与和军工行业有关的俄罗斯国企开展业务,进一步限制向俄罗斯出口可用于军事用途的产品和服务。

3.英国

英国首相约翰逊公布严格的对俄制裁措施,其打击力度和范围比美国更广。截止当前,英国已陆续出台7条《对俄罗斯制裁条例修正案》,对俄罗斯相关实体及个人实施共3轮制裁。据制裁跟踪平台Castellum.A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英国对俄实施的制裁措施为1097项,其中包括能源、金融、外贸及其他领域。

2月10日,英国政府公布《2022年俄罗斯制裁条例》,对俄罗斯广泛的经济和战略重要部门的企业、个人实施制裁,对俄化学、国防、信息通信技术和金融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实施制裁,为最严厉的制裁制度提供框架及法律依据。

2月24日,英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一揽子制裁措施,大幅加强贸易限制,对俄罗斯高科技和战略产业实施新的惩罚性贸易和最严格的出口管制限制,打击其电子、电信和航空航天公司。

3月1日,英国政府通过对俄罗斯制裁条例3号修正案,对关键行业商品的出口管制提出新规,要求禁止向俄罗斯及相关个人、实体出口、供应、交付或提供关键行业商品,其中包括:电子设备和组件;计算机、“电子组件”和相关设备及其部件;电信设备;信息安全系统、设备和组件;传感器和激光器;导航测向设备、机载通信设备、飞机惯性导航系统和其他航空电子设备及其部件等。

4.新加坡

2月28日,新加坡外交部长宣布对俄罗斯实施“适当制裁和限制”,并于3月5日公布了相关细则。就网络与信息技术而言,最主要的制裁措施是全面禁止向俄罗斯出售新加坡《2021年战略物资(管制)令》(SGCO)中列明的所有军用物品(即SGCO附录第1编所列物品),以及军民两用物品(即SGCO附录第2编所列物品)中第3类“电子产品”、第4类“计算机”和第5类“电信与‘信息安全’”名录下的物品。需要指出的是,并非由新加坡出口、仅是在新加坡过境或转运的战略物资也在SGCO的管制范围内。此外除了战略物资本身,新加坡也禁止向上述战略物资的对俄交易提供任何金融服务,包括禁止利用任何数字货币来规避相关制裁。在这种全方位的制裁下,俄方将难以利用新加坡的航运与金融中心地位绕开制裁。

5.加拿大

2月27日至4月1日期间,加拿大对俄罗斯连续施加了8轮制裁,其中于3月17日生效的《特别经济措施(俄罗斯)条例》(修正案)(以下简称《条例》)涉及到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对俄出口管制。加方依据该条例制定了列有详细参数的《受限商品与技术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各类高端电子设备、电信设备、软件、信息安全设备及其零配件。《条例》禁止加拿大公民和加拿大境内的任何人,向俄罗斯公民或俄罗斯境内的任何人出口、销售、供应或运输《清单》上的任何商品和技术。而为防止有人规避制裁,《条例》也禁止加拿大公民和加拿大境内的任何人在知情的情况下促成或协助此类出口、销售、供应或运输行为。按照加方说法,此类制裁的目的是“削弱俄罗斯的军事能力”,受影响的出口额估计最高为4.2亿加元(约合21.3亿元人民币)。不过《条例》将“公众无需额外支持就能自行使用的消费通信设备”排除在外,这意味着手机等常规消费电子产品不在加方制裁之列。

(二)芯片先行,对俄实施制裁的有效手段,给俄罗斯未来的国防科技带来长远冲击

芯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美国对外实施制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相比在能源和矿产领域的强势供应地位,俄罗斯在全球科技版图中处在绝对弱势的地位,几乎没有自己研发和生产的先进芯片,只能从美国、韩国、中国、欧洲等地区进口。俄罗斯国防工业是芯片制裁的首要目标。军事基地、武器装备、卫星传感都会因为芯片断供而失去后续产品支持。虽然这暂时不会影响到俄军在乌克兰的作战能力,但会给俄罗斯未来的国防科技带来长远冲击。与此同时,民用设备所需要的芯片同样受到波及,面临着巨大的合规审批成本。

根据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颁布的制裁新规,芯片、电脑、电信设备、信息设备、激光传感器、导航、航空以及航海等诸多设备,都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之后才能出口俄罗斯,确保这些产品不被俄罗斯政府和军工使用。此外,美国商务部还将49家俄罗斯公司加入实体清单,认定这些公司是军事终端用户(MEU),即产品可能会被用于军方用途。

美国政府涉及到对俄罗斯的科技出口限制也留出了人道救援、航空安全、航天探索等领域的豁免。但申请许可证是按照个案来审批的,这意味着出口商需要面临冗长的审批时间成本。

(三)敦促盟友,采取联合行动制裁,保护共同核心竞争力

1.美国

2021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重塑美国优势——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声称要与志同道合的盟友联手打击以“民主国家”为对象的新型攻击,包括跨境入侵、网络攻击、虚假信息、数字威权主义、利用基建与能源进行胁迫等;重点打击“威权国家”利用腐败破坏“民主制度”的行为;发展和保护重要可靠的供应链和科技基础设施,主导新兴技术、环境、人权等领域国际规范的建设。在美国、英国和欧盟联合颁布制裁措施之后,英特尔、台积电、AMD等芯片企业已经在合规要求下对俄罗斯实施断供。在欧洲方面,恩智浦、博世、X-Fab等芯片设计与制造企业也纷纷表示会根据制裁措施,进行合规,遵守出口限制。在新的出口管制上,美国与盟友的协调尤其重要,美俄贸易与投资非常少,相反欧洲与俄罗斯相当多,只有欧洲完全配合,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制裁,才能完全切断俄罗斯获得尖端技术的途径。

2.日本

2月24日至3月25日期间,为配合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呼吁,日本已连续向俄罗斯施加了六轮制裁。其中涉及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制裁措施大致可分为三类:1)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受多边出口管制制度约束的物品,比如高性能半导体;2)禁止向俄罗斯出口被认为有助于增强俄罗斯军事能力的通用商品,比如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3)禁止向俄罗斯的130家机构出口任何货物,其中既包括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等政府部门,也包括苏霍伊航空集团和联合飞机公司等俄方重要企业。不过日本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规模远小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以2020年的ICT出口额为例,日本约5700万美元,韩国约1.5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约1.8亿美元),日俄贸易规模也不大,因此日方制裁不太可能对俄罗斯的网络与信息技术领域造成显著影响。

3.韩国

2月28日,韩国宣布将加强对俄出口管制审查,以阻止向俄罗斯出口战略物资,其中包括电子产品、半导体、计算机和电信设备等。至于微电子和电信等领域的一些非战略性低端产品(如手机),则另行制定出口管制措施。不过为减轻对韩国企业和经济的影响,经与美方磋商后,韩国于3月4日获得美国《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豁免。FDPR是美国的一项长臂管辖政策,其要求凡是在他国生产、但采用了美方技术产品的商品,都必须向美方申请出口许可。因此获得FDPR豁免意味着只要某类韩国产品不属于管制范围,则无需美方批准便可出口至俄罗斯,从而减少制裁造成的贸易损失。截至4月1日,韩国政府并未公布任何具体的对俄出口管制措施或FDPR豁免对象,因此尚无法确定哪些网络与信息技术产品在制裁之列。值得注意的是,俄方的芯片进口总量虽然不大(2021年约为1亿美元),但由于韩国的三星公司和SK海力士公司以及美国的美光公司占据了全球80%以上的存储芯片市场,因此如果韩方将存储芯片纳入制裁范围,则可能阻碍俄方在物联网等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

二、影响及后果

截至目前,美西方已经出台了密集的对俄制裁措施,其出台速度之迅猛,覆盖面之广泛,实施力度之强劲,在冷战之后均绝无仅有。制裁手段以金融打击为主,辅以高科技贸易管制和中止重大项目,以及切断人员流动等其它内容。

(一)侵蚀俄工业发展基础,军事力量关键部件受损

美西方对俄在国防、航空、半导体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封锁,将进一步削弱俄罗斯残留不多的工业基础。由于长期自我封闭,俄在多个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美西方有相当大差距,尤其是在信息和通讯产业领域,俄罗斯已经大幅落后。

如果管制措施迁延日久,则俄罗斯军事力量维持运转的关键部件将会逐渐坏死。正如目前遭到制裁的伊朗那样。通过隐蔽渠道获取的部件,也许可以维持体系中的部分节点正常转运,但也存在着制裁范围被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二)芯片制裁或致俄供应链断裂,尖端技术武器发展滞后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就陷入严重短缺,俄乌战事恐进一步加剧全球芯片荒和紧缩供应链瓶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芯片制裁类似特朗普政府时代对我国华为所采取的禁令,不仅美国制造半导体制品,凡是用到美国科技的外国制半导体制品都会被禁止输往俄罗斯。

但是,由于俄罗斯经济比较锁国、对外依赖度也不高,加上俄罗斯对半导体等库存早已储备多时。因此,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国际科技制裁立即生效,但俄罗斯的战略产业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感受到制裁的影响。同时,俄罗斯自身芯片生产能力有限,芯片制造技术的落后,再加国际上协调一致的科技封锁行动可能会使俄罗斯失去为先进武器以及5G、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尖端技术提供动力所需要的精密半导体。

(三)网络主权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爆发了激烈的舆论战,双方都在竭力传播对己方有利的信息,大量片面报道和虚假信息充斥新闻媒体和社交平台,对各方民众的认知产生了极大影响,而民众的认知又反过来推动了领导层的政治决策。为了压制来自俄方的信息,Youtube、Twitter和Facebook等美方社交平台通过调整算法的方式降低了俄方媒体的曝光率,欧盟更是以打击虚假信息为由,于3月2日禁止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和卫星通信社等俄罗斯主流媒体在欧盟境内的播出(包括Twitter等平台上的网络播出)。作为回应,俄罗斯也于3月4日禁止俄罗斯境内用户访问Twitter和Facebook。

由此可见,在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美欧国家已逐渐抛弃了“信息自由流动”的伪装,开始公然利用信息霸权瓦解战略对手的军心民意。而要抵制这种霸权,就必须树立网络主权概念,建立能够独立于国际互联网运行的国家级网络空间。对此俄罗斯早有准备,主权互联网Runet已于2019准备就绪,即使脱离国际互联网也不会妨碍俄境内的网络运行。在俄罗斯的示范效应下,日后各主要国家势必更加重视网络主权概念,而各国的网络也很可能因相互屏蔽对方的舆论宣传平台而进一步脱钩。

三、启示和建议

美欧等国对俄制裁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美国为首的新国际制裁联盟的形成,一个新的“巴黎统筹委员会”乃至新冷战组织可能会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快速出现。而对俄制裁措施和经验将可能被美国复制使用在中国身上,这是我们需要突出防范的。我们要从宏观和技术细节上深入研究该制裁体系的发展,以及其可能对中俄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持续关注与监控管制与制裁动向

中俄自2014年即建立起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我们要特别关注俄罗斯管制及制裁,避免因为为受制裁的俄罗斯实体或交易提供实质性协助或提供了相应的便利,从而被视为“规避”导致触发制裁的风险。然而鉴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出口管制与制裁领域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国际形势和公司业务所涉国家的政策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测有助于企业提前调整战略规划,准备好应对措施。而对国际形势和政策的分析、研究,并非纯粹的法律问题,而更多地涉及政治、外交等相关问题,为此,我们要就不同国家出口管制与制裁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亦可以深入到相关国家的核心智库,对出口管制与制裁相关政策的走势进行科学分析及预判,并结合专业团队在相关领域的实务经验,为国家和相关企业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和协助,以期让国家和相关企业实现提前布局。

(二)持续推动“卡脖子”核心技术突破攻关

外媒分析认为,美国对俄罗斯打出的“芯片制裁牌”其实就是 2019 年对华为实施芯片制裁的翻版。路透社分析认为,美国对俄罗斯断芯,对中国来说是一记警醒,相信将推动中国加大力度实现芯片自给自足。美国通过出口管制对俄罗斯及我国进行科技遏制,我们必须着力在“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采取更多举措。首先,进一步整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尽快组建跨学科、复合型、大体量、集成性攻关的国家实验室,加强对基础领域、关键核心环节的科技研发。其次,进一步优化产学研合作,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同设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新型工业研究院、产业创新联盟,加强对“工业四基”的突破攻关。第三,进一步推动国家“安可工程”,扩大“首台套”政策实施范围,加强对国产化原材料、设备、软件的采购支持。

(三)积极争取国外支持与合作为补充

一方面,美国技术出口管制决策中各方利益通常并不完全一致,这为中方争取和保护自身利益提供了一定游说空间。如2019年5月,华为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大量美国供应商被禁止与华为开展业务往来。但由于华为92家重要供应商中美国企业占33家、每年在美采购金额高达110亿美元。经过这些重量级企业的多方游说,华为先后三次获得90天的临时许可。2020年1月,美国商务部提议将对华为业务来往的“美国最低含量标准”由25%降到10%,继续遭到国防部和财政部联合反对。另一方面,要广泛拓展前沿创新国际合作,加强对美国技术出口管制共性技术的攻关。密切关注日本、俄罗斯、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科技创新动态,积极寻找国际供应链后备渠道及合作商。

如在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等地区,依托知名高校院所、企业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共建科技园区与孵化基地、构建常态化科技合作机制、推动人才联合培养交流、加强重大科研联合攻关。

(四)优化竞争情报专题服务为保障

目前,我国政府及企业在应对美国技术出口管制的过程中相对被动、滞后,与缺少对应专题的专业、精准的竞争情报服务有关。当前,贸易战长期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美国对我国的科技遏制战略不会改变。因此,需要国家相关部委牵头,整合有实力的科技情报机构,加强对美国出口清单管制的情报分析和预测。具体包括:全面梳理美国出口管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研究美国出口管制的决策过程、执法流程、实际案例;实时把握美国出口管制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加强对EAR,特别是实体清单的预警预测;加大对已纳入出口管制的设备、材料、技术等方面的情报研究。

声明:本文来自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