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24日,第四届华人芯片设计技术研讨会(ICAC 2022)于线上圆满举行。华人芯片设计技术研讨会(ICAC Workshop)致力于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的学术界和产业界同仁建立一个顶尖的技术交流平台,营造开放的技术讨论氛围,促进可能的合作,激发新的想法和方向,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近两年发表了ISSCC或JSSC的中国顶尖IC设计学者/工程师参会并做演讲,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无锡沐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创”)首席科学家刘雷波教授正在其列。
6月22日上午,刘雷波教授做了主题为《抗量子攻击密码芯片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刘雷波教授从研究背景与挑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团队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四方面展开了本次报告。
报告开篇,刘雷波教授以密码的四个核心作用为切入点展开报告,并清晰地指出了“网络安全的根基就在于密码和密码芯片的观点”。刘雷波教授层层递进,详细讲解了抗量子攻击密码的概念、分析了抗量子密码部署的时间节点,并对抗量子密码芯片设计的三大挑战进行了剖析。
随后,刘雷波教授从算法标准化、科研项目、抗量子攻击密码芯片的进展情况三个方面,对抗量子攻击密码芯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讲解。刘雷波教授讲解到,当前抗量子攻击密码芯片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不少是在CPU/MCU上实现的,如ARM Cortex-A72、Apple M1和IBM Z等;此外,还有很多在FPGA上实现的,以LightSaber为例,用FPGA加速后,其执行时间能节约88.83%。
紧接着,刘雷波教授围绕数据通路、计算架构、物理安全、编程编译等四个方面,展开讲解了团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在介绍计算架构时,刘雷波教授重点介绍了团队提出的一种支持多数学难题的后量子密码芯片架构,相较传统的专用芯片,该芯片在吞吐率和能效方面都有明显提升。
在介绍团队研究成果转化时,刘雷波教授重点介绍了沐创的安全芯片,该系列芯片可应用于包括高速数据加解密、大容量数据安全存储、数据完整性/机密性保护、高速签名验签、IPSEC/SSL硬件加速等场景,其中有些应用场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们进行电子支付时,保障后台运行的加密芯片正是沐创的产品;除了生活应用外,航天应用中也有沐创的身影,2022年3月底,太原发射升空的“浦江二号”实验卫星,其链路加密和通信加密模块也正是使用了沐创的加密技术。
报告最后刘雷波教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软件定义芯片、与近似计算、存内计算相结合、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是抗量子密码芯片研究发展的趋势。
沐创作为一家集成电路设计科技企业,专注于可重构可编程系统芯片的研发与销售,密码安全芯片是沐创的主要产品之一。截止当前,沐创的密码芯片已在越来越多的行业被应用,沐创品牌也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了解、所熟知。未来,沐创将继续踏踏实实做好研究,稳扎稳打推出产品,让沐创的密码芯片、解决方案在更广阔的应的领域落地生根,也为国家的集成电路事业添砖加瓦。
报告视频链接如下,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声明:本文来自沐创集成电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