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研究所执行所长 研究员 李艳

2022 年 10 月 12 日,美国白宫发布《2022 年国家安全战略》。作为一份定期发布的政府基本文件,“国家安全战略”旨在表达美国总统对于世界形势的总体判断,尤其是对美国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的主要看法,并就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以确保美国安全与利益的思路与规划。此战略原应于去年年底发布,但受各种因素尤其是“俄乌冲突”影响有所延迟,特殊国际形势下,这份“姗姗来迟”的文件受到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各种角度与重点不同的解读纷至沓来,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科技与网络安全研究的学者,笔者认为此份文件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充分彰显美国政府对于数字时代地缘政治竞争的认知,它不仅定下了竞争的基调,更为这场竞争划定了“时间表”与“路线图”,更为重要的是将技术作为赢得这场竞争的关键。

一、为何美国会提出“决定性十年”?

此次战略明确提出“决定性十年”,即“利用决定性的 10 年(以 2020 年为开始的这 10 年)推进美国的切身利益,使美国能够超越其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应对共同挑战,并使世界坚定走上一条通向更美好、更乐观的明天之路。”为何以十年为期,背后的战略考虑与形势评估必然是复杂的,外界多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中美进入战略相持的国际政治视角去解读和理解,这无疑至关重要。但此外,还可从另一个视角去理解,那就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推进下“数字时代”的发展与演进。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应用的驱动下,信息社会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2020 年以来,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人类生产生活更加依赖于这些技术应用,“线上”形态的社会活动更加突飞猛进,未来可能的社会形态更加清晰。有专家据此认为,当前人类社会正从“网络时代”迈向“数字时代”。在网络时代,人们对于何为网络空间以及其与现实空间的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争议,有学者强调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与相对独立性,有学者更加重视其与现实空间的互动。但在数字时代,人们已不再纠结于何为数字空间以及它与现实空间的关系是什么,因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经济社会民生,数字空间从产生伊始就是与现实世界映射共生甚至高度融合的。未来,各类生产、生活活动都会加快向数字空间迁移,技术以及数据要素对传统社会带来的变革性影响将日益突显。因此,有专家指出,“数字空间的拓展过程,本质就是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的过程,即以信息技术、数据要素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由此可见,数字空间不仅是现实社会的映射,更是一种共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伴随着进一步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数字时代。

而未来五到十年,正是数字时代发展的关键期。众所周知,21 世纪以来 ICT 革命催化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进入蓬勃发展期,全球范围内出现集群性的新技术应用,业内专家据此判断未来的五到十年,全球科技革命将进入叠加爆炸的历史发展新阶段。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能否把握住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发展规律,决定着未来的国家实力并影响国际格局变化。具体于美国而言,也是决定其能否在数字时代谋求所谓绝对领导力的关键期,这亦应是战略划定“决定性十年”的应有之义。

二、如何理解美国将“技术”看作地缘政治竞争的关键?

有学者对此次战略所涉“议题”高频词进行统计,“技术”超越“民主”排名第一。正如战略明确:“技术对于当下地缘政治竞争、未来国家安全、经济与民主至关重要”。而理解美国对于数字时代发展大势的基本判断,就能够进一步把握此次战略将技术作为地缘政治竞争关键的内在逻辑。

二战以来,美国先进技术领域总体上领先,它深谙把持科技资源,形成技术优势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但同时,它亦深知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特性,那就是能够为后发国家提供“弯道超车”甚至是“换道超车”的机遇,使得它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难以“高枕无忧”,一旦相关国家在前沿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领域有所作为,就会对国际力量格局带来极大冲击。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其对此高度敏感与戒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2020 年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指出:“尽管美国继续在高科技领域保持第一,但是,其全球份额正在不断下降。”美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布《超越技术:发展中国家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在应用新技术上具有后发优势,尤其是中国正借此超越美国,并在世界上扩展其影响力。因此,既然将中国作为最大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那么在技术竞争中一决高下显然是其应有之义。

此次战略文件明确“点名”的重要技术包括: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先进计算技术、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下一代通讯技术、清洁能源技术与生物技术等。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今年 2 月份,美国所发布的新版《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中所列的 19 项技术,无疑范围更加集中。这就带来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什么

此次战略将上述技术作为“优先项”。究其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这些技术均是近年来取得相当突破,且应用场景相对明朗的技术;二是这些技术对美国国家安全与战略竞争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三是这些技术被竞争对手超越的可能性相对较大,需要重点防范与关注。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美国战略界基本上形成以下共识:人工智能是影响和塑造未来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变量;有效克服人工智能的负面效应是确保未来美国国家安全的关键。尤其是美国认为中国正试图通过发展人工智能实现军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如美国知名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2020 年发表题为《双子塔:在新兴技术治理中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创新》(TwinPillars:Uphold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NationalInnovation in Emerging Technologies Governance)的报告,声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可能会‘削弱’美国的军事优势,‘破坏’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并在人权和个人自由方面‘挑战’美国价值观和传统”,最终将全面“挑战”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及全球范围内的相对优势和领导地位,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由点及面,可以预见,上述被“点名”的技术领域必然成为美国政府下大力气,集中资源,力争对中国形成压倒性优势的关键节点。

三、新版战略只是设想与规划吗?

一般认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侧重总体设想与初步规划,而非具体执行计划。但在笔者看来,此版战略却不尽然,其涉及领域和议题众多,阐释的深浅与详简有所不同。单从其中所涉及的科技、网络等数字领域的议题来看,新版战略的相关表述充分反映出多年来美国政府在相关领域的政策铺垫与准备,显然是对既有政策措施的再确认,以及沿着既有政策框架继续推进的进一步打算。

经过多年实践,美国政府在科技与网络领域强化竞争,确保所谓绝对优势的政策框架已相对明晰,其政策框架的内核就是不断整合内外各方力量与资源。

一方面,对内加强公私部门资源整合,以确保能够合力巩固所谓“绝对优势”。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始终强调公私合作,以提升网络韧性。技术发展领域亦是如此,自 2016 年以来,包括美国政府、国会与军方都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与量子技术等先进技术发展的未来规划,先后发布“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国家量子计算发展战略”等文件,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产、学、研等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2022 年 4 月,白宫设立“美国前沿基金”,推行所谓科技领域的“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主导,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强化各方合作。而此次战略再次确认“政府应塑造新的公私合作方式,以公共财政刺激关键领域创新。”

另一方面,对外依托所谓“盟伴体系”,以确保能够合力遏制竞争对手谋求“相对优势”。近年来,中国科技领域发展的强劲势头不断挑动美国“神经”,被美国政府直接锁定为“头号竞争对手”,成为触发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与科技战的直接原因。为此,美国政府不惜摒弃一直宣扬的所谓自由市场导向,以国家之力启动“科技脱钩”,动用包括投资审查、制定“实体清单”、实施出口管制、阻碍科技人才流动与交流,甚至动用司法手段等一切可能的方式,打压中国。更为重要的是还依托所谓“盟伴体系”试图形成国际围堵,在诸如人工智能、5G、量子等领域“筑墙划圈”,进一步压缩中国科技发展空间。更以所谓重塑供应链为目标,从高、中、低端产业全方位入手,试图全面剔除“中国影响”。此次战略再次声称,美国将召集盟友共建国际科技生态系统,尤其是要强化“美日印澳”四方联盟(Quad)的合作。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点是,除了传统盟友,美国在此次战略中还进一步提出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除了相对富裕的国家,尤其要关注为中低等收入国家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基础设施。不难看出,美国政府会不断致力于在数字领域推行既定的“圈子”策略,并且会力争将“圈子”越划越大。

四、如何评估新版战略的影响?

美国政府通过新版战略彰显了赢得数字时代地缘政治竞争的决心,以中国为头号竞争对手的意识贯穿整个战略。但战略毕竟是战略,美国想要达到它所谓的目标,不得不认清这样一个现实:这场竞争将是一场长期而系统的较量,其发展方向与进程绝非一方之力可为,而是取决于各种因素作用与多方力量互动的结果。

虽然在美国政府强化以技术为关键的地缘政治竞争的推动下,未来相当时间,技术政治化会更趋明显,但想达到其所预期的目标,如技术脱钩、打造规则小“圈子”、重塑供应链等事实上面临相当挑战与不确定性。如在技术脱钩问题上,美国国内一直存在争论,从一开始的全面脱钩,到分叉论、小院高墙等不断“精准化”的脱钩,也表明对于脱钩的操作及影响,尤其是对美国自身得失,特别是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关评估与政策调整一直在进行。再如打造规则“小圈子”,美国政府一直主推在所谓具有相近理念、法律、机制框架,尤其是所谓“价值共同体”的国家间达成制度性安排,然后通过示范与外溢效应最终成为全球性规则。鉴于当前各国在数字领域强调自主与安全的意识普遍提升,这种局部的制度安排具有广泛适用性将变得更加困难。而在全球化浪潮下,经过多年发展与深化形成的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彻底重塑亦绝非易事。

更何况作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与安全挑战,中国不可能“被定位”,更不可能只是被动地反应。作为网络大国,中国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与目标,主动作为是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内建设网络中国,对外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充分表明,中国对于数字时代的中国作为以及世界形势有着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愿景。近年来,中国在数字领域的作为已经充分表明,并未囿于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地缘政治博弈话语体系,而是积极抓住数字社会加速成型的机遇期,从发展与安全的角度,对内加强自主创新,对外拓展国际合作。因此,美国的围堵与遏制固然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诸多风险与挑战,但最终只会强化中国的战略定力和激发更加积极的作为。

更为重要的是,世界是多极的,数字时代的世界更是多元的,各国都希望能够搭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车”,国际社会主流仍然是倡导弥补数字鸿沟,共享数字发展红利的,包括联合国框架在内的各方力量仍然在努力推进共同发展与合作。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美国政府单方面以遏制打压特定国家为主要目标的所谓地缘竞争战略,难免有过于自信,不合时宜之嫌。

(本文刊登于《中国信息安全》杂志2022年第11期)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息安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