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智库笹川和平财团曾于2022年2月发布报告《为来自外国的虚假信息做好准备,网络空间信息操作的威胁》,现根据该报告部分内容及近期日本政府官网资料等,梳理了美国、欧洲、日本近年来应对虚假信息的部分举措,以供读者参考。
日本智库笹川和平财团发布报告《为来自外国的虚假信息做好准备,网络空间信息操作的威胁》
编译作者:网安观察员 乔
全文摘要与关键词
1.基于虚假信息的网络攻击:虚假信息定义(区别于错误信息、恶意信息);攻击机制(对认知域攻击);攻击手段(网络媒体和SNS上的信息操纵)
2.应对措施:美国、欧盟、英国、德国、日本,从机构制度、社交平台管理、媒体素养教育以及事实核查机构等方面措施清单
3.简析:虚假信息传播,旨在影响目标国家的舆论,以创造有利于自己政策的环境,对国家的外交、国防、社会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须尽早考虑应对措施。
近年来,虚假信息的存在和威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内外各种行为者散布虚假信息以扭曲公众舆论、制造社会或政治不稳定、影响政府决策过程,并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01
基于虚假信息的网络攻击
1.1 什么是虚假信息?
关于虚假信息,欧盟专家会议曾定义如下,虚假信息(Disinformation)是引起信息混乱的3类信息之一(如下图所示),是以攻击社会、公益为目的的有危害的信息,不仅包含假信息,还包含以错误上下文和被操作内容而扩散的真信息。错误信息(Misinformation)是由于误认事实或过失而在错误上下文中发布的没有故意或恶意的错误信息。恶意信息(Malinformation)是具有泄漏、骚扰等危害性而被传播的真信息。
1.2 虚假信息网络攻击的机制和手段
日智库笹川和平财团在报告中称,在通过虚假消息对国家决策的攻击中,网络媒体和SNS被用作信息操作的手段,其攻击对象是受网络信息影响的进程和社会的稳定,以及作为用户的个人的认知领域。
人类的认知信息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不仅是感觉输入,还包括与由过去记忆和印象引出的记忆信息进行对接而生成反应,从而引起实际的行动。虚假消息对个人认知领域的攻击,不仅是在视觉、听觉等直接感觉中输入伪信息,还通过“叙事”,作用于基于过去记忆的工作记忆,通过认知过滤器进行信息取舍和选择,对在个人认知领域中产生的现实解释(内部表象)施加影响,影响个人的感情和行动,导出攻击预期的目的。
在市场营销中,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上的大量数据,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在虚假信息攻击中,采用与市场营销相同的手法,为了歪曲国家的决策,对个人认知实施攻击。
下文分别列举了美国、欧盟、英国、德国和日本应对虚假信息的措施,具体分别从机构制度、平台管理、媒体素养教育、事实核查机构等维度展开。
02
美国
机构制度:美国于2018年5月在国土安全部(DHS)下的国家保护与计划局(NPPD)内,设置了“反外国影响工作组”(CFITF)。CFITF担负着保护国家免受统称为MDM(Mis-,Dis-,Mal-information)的信息操作影响的作用,并促进美国国民对MDM风险的了解。2021年,CFITF改组为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的MDM小组,其作用是收集、分析MDM信息并公布事实核查结果等。MDM小组与各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合作伙伴、社交媒体企业、学术界等合作,以期面向恶意MDM活动构建国家恢复力。
平台管理:2020年5月,美时任总统特朗普发布了13925号总统令,指名推特、脸书、Instagram、油管,要求明确平台责任范围,承担与以往的编辑和出版社同等的责任。2022年1月,美国计划对1996年通信规范法(CDA)进行修改,以应对虚假消息。
媒体素养教育:2017年4月,华盛顿州通过了推进媒体素养教育和互联网安全使用的法律。在该法律下,对学校教育中的媒体素养教育进行了调查和修改。加利福尼亚州、康涅狄格州、罗德岛州、新墨西哥州也通过了类似法律。
事实核查机构:新闻“事实核查”制度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并随着西方新闻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欧美的事实核查团体,大部分以非营利团体为主体采取虚假消息对策,会对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平台提供合作和帮助。美国有共计60多家符合一定标准的事实核查机构,例如Poynter IFCN等,对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的虚假信息对策提供合作和帮助。
03
欧盟
欧洲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开展针对虚假消息的应对措施,其重点聚焦欧盟地区、北约等国际组织内部的合作与协作。
机构制度:2020年12月,欧盟公布了旨在确保企业公平竞争环境的《数字市场法》和旨在消除非法内容的《数字服务法》,进入2021年之后,一直采取措施加强以往宣布的多种准则和计划。2020年12月公布《欧洲民主行动计划》(The European Democracy Action Plan)。在该计划中,也明确表示将向虚假信息的加害者施加制裁,且将强化推进区域内的虚假信息活动的监视和调查。
平台管理:欧盟很早就开始对平台进行管理,包括要求对实施状况提供例行报告等。2021年5月,公布了《强化虚假信息相关行动规范的指南》,规定了以下内容:按成员国分类提交标准形式的报告,设立透明性中心,设立常设工作组以促进规则进化等。
媒体素养教育:在上述的《欧洲民主行动计划》中,与“新的数字教育行动计划(The New Digital Education Action Plan(2021-2027)”合作,决定进行用于对抗虚假信息的媒体素养教育,措施包括:为教师和教育人员制定共同指导方针;与通信运营商和记者、欧洲数字媒体观察站(European Digital Media Observatory:EDMO)等各种利益相关者合作;为推进数字教育而向教育团体和研究团体提供资金援助等。
事实核查机构:欧盟整体的事实核查机构有“EU vs Disinfo”和“EU factcheck”。前者公开东部战略通信特别工作组监测和验证的信息,公开虚假信息数据库进行分析。后者是以欧洲新闻培训协会(The European Journalism Training Association:EJTA)为母体的民间事实核查团体。
04
英国
机构制度:2018年1月,英国政府称在内阁府设立了工作组“国家安全通信组(National Security Communications Unit)”,以对抗外国开展的虚假信息活动。英国设置了“快速反应组(Rapid Response Unit:RRU)”,该组由数据科学家和媒体专家等组成的团队以24小时体制监视SNS,检测并分析流传的虚假信息和误报。
网络反击:英国国防部长本·华莱士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为了对抗网络攻击和虚假信息,英国国防部正在计划设立能够进行网络反击的、具有数千人规模网络攻击能力的数字战中心。
平台管制:2021年4月,英国政府在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内设置专门监视和管理平台的新组织“数字市场组”(Digital Marketing Unit,DMU)”。该组管理对象是以数字广告为基础的谷歌和Facebook等平台企业,具有阻断存在问题的行为等法律权限。
媒体素养教育:从2020年开始,对学校教育导入虚假新闻对策的课程体系。
事实核查机构:英国有以BBC、第四台新闻(channel 4)、路透社、卫报等报道机关为首的数家事实检查网站。英国事实核查组织“Full Fact”开发了工具“LIVE AND TRENDS”,对电视字幕和其他实时信息源自动进行事实核查。
05
德国
3.3 德国
机构制度:在德国2021年9月批准的新网络安全战略及据此制定的联邦选举IT安全计划中,联邦信息安全厅(Bundesamt für Sicherheit in der Informationstechnik:BSI)为主管机关。该厅设置了部门,负责在选举期间如果检测SNS有自动化的网络机器人和非法行为时,会通知相应的社交媒体提供商并介入。
平台管理:2018年6月,德国出台了改善SNS执法的法律——《SNS执行法》,以国内使用注册人数超过200万人的SNS运营商为对象。2020年,该法被修改,整体管理趋向严格。
媒体素养教育:德国民间基金会Stiftung Digitale Chancen(Digital Opportunities Foundation),在联邦经济和能源部以及联邦家庭、老年人、女性及青少年部的赞助下,作为由欧盟主持的面向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媒体素养教育项目“Get your facts straight!”的伙伴机构,致力于在德国国内的普及。
事实核查机构:在民间,有以德国电视二台(ZDF)等电视台和报道机构为首的数家事实检查网站。
06
日本
机构制度:在日本,总务省在虚假信息对策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2018年开始成立“平台服务研究会”等,检查平台运营商对用户信息的妥善处理,主要是检查来自海外散布的虚假信息。2021年9月日本发布的《网络安全战略》,强化对网络攻击的防御力、遏制力、状况掌握能力,各主管官厅包括NISC、内阁官房、警察厅、法务省、外务省、文部科学省、防卫省等。2022年4月,防卫省新设分析各国信息的“全球战略信息官”,负责分析使用报道等社交媒体的信息真伪和意图,防止虚假新闻引发舆论,目的是强化对军事行动、信息战和网络攻击相结合的“混合战”的应对能力。
平台管理:总务省主持的平台服务研究会曾对此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在其2020年报告中称,日本政府尊重各平台自主和自律措施,今后,在未达到这些自主框架或难以控制虚假信息扩散时,会研究制定对平台经营者的行动规范。
素养教育:当前,日本的信息素养教育以编程教育为主体,在公共教育中未加入虚假信息对策和事实核查。
事实核查:日本民间事实核查机构有“日本事实核查倡议(FIJ)”等。
07
结语
日本智库国际问题研究所曾有文章称,受信息新颖性和接收者情绪反应的影响,虚假信息比真相传播得更远、更快、更广泛。尤其是在严重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产生怀疑,也更容易陷入使恶作剧和阴谋论更可信的心态。
外国的虚假宣传活动,目的是影响目标国家的舆论,创造有利于自己政策的环境,可能会对国家的外交、国防、社会、公共卫生等安全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须尽早考虑应对措施:例如或可完善平时的网络信息分享体制,提升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提高对其他国家虚假信息宣传的抵御能力,把对形成公众舆论以及民众健康安全的影响降至最低;扩大事实核查职能,与专家和在线平台公司合作,打造清朗网络空间;提升民众媒体素养,做好舆论引导等。
原文地址:
https://www.spf.org/global-data/user172/cyber_security_2021_web1.pdf
文章内容编译自网络,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欢迎交流讨论,批评指正。
声明:本文来自认知认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