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孟圆
《国资报告》杂志2023年第2期
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数字化转型成为央企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央企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最近一段时期,央企通过内部资产整合,陆续组建了以数字经济为主要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在服务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打造数字科技力量,谋篇数字经济新战场。
在数字化转型中应运而生
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以来,已有多家央企成立数字科技公司,包括华润数科、中粮金科、中建数科、昆仑数智、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等等。
央企数科公司缘何密集成立?背后暗藏着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种种挑战。
首先,数据标准不统一、数字化应用不充分、实体行业数据来源不充足、同企业的不同主体之间数字化成熟度存在差异等问题不容忽视。
“大量数据集中在央企和国企手中,但很多央国企在数据应用、数据要素价值探索方面能力有限,尤其是一些央企和国企内部数据依然存在‘打不通’的局面,数据上云阻力重重。”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采访中说道。
其次,许多企业内部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仍存在分歧,组织间的协同工作并不轻松。根据腾讯研究院的调研数据,制造类、建筑类和能源类分别有过半的受访者认为组织内部协同困难,难以打破原有的部门边界和利益壁垒是数字化进程的难点。
此时,央企数科公司应运而生。专业化公司兼顾数据安全,有更高权限去打通央国企内部的数据,成为国企数据要素进入流通市场的中间桥梁,增加数据用途和数据价值变现能力。
“央企作为数据市场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组建数据科技公司,可以很好地解决类似问题。”盘和林认为。
中央企业数字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华润数科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坤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需要、战略需要、现实需要构成了央企数科公司成立的三大核心推动力。
央企成立数科公司带来四个方面的收获。董坤磊总结说,一是基于服务集团多年沉淀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能力,引领及带动更多国有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服务数字中国战略;二是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业务能力,沉淀了一揽子产品与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数字科技运营服务能力,成立科技公司,能更好地接受市场的考验与淬炼,提升数字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三是以外促内,更好地服务集团产业智能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四是以内促外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抢抓数字经济机遇
当前,专业化的数科公司,正成为央企抢抓数字经济机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的有力支撑。成立方式上分为新设立和改组两种,各央企因地制宜,对内优化资源配置,对外整合市场资源,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
智能时代,以能源为代表的传统行业首要任务就是弥合巨大的数字鸿沟,能源与数字正在加速融合。2022年1月,中国能建数科集团成立,成为集团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强企、打造公司“数字产业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数字及科技新兴产业投资平台”的重要载体。
“组建数科集团,就是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速形成集团数字技术赋能平台,提升核心架构的自主研发水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数字化支撑。”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说。
2022年,国网电商更名为国网数科。更名前的国网电商,主要业务包括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两大领域,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两大业务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更名后,国网数科将围绕电网主责主业,瞄准能源行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聚焦能源电子商务、能源数字技术两大核心业务领域,开展数字技术和平台运营模式创新,积极服务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0年11月30日,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成立。昆仑数智的前身中油瑞飞承担了中国石油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中50%以上的工作份额,是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昆仑数智创新体制机制,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改革,助推集团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表示,成立昆仑数智是中国石油推动数字产业优势整合、数字资产深度研用、数字商业模式重塑的重要部署。
安全可靠是数字化转型生存与发展的保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多家相关央企承担创新责任、打造竞争优势、实现创新赛道差异化突围的重大战略布局。
为进一步打造国家网信事业核心战略科技力量,2022年,中国电子集团成立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围绕数字政府、数字数据要素核心业务融合发展,并逐步成为国家数字政府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数据安全和数据要素解决方案服务商和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商。
“能成为国内首个中央企业设立的数据产业集团,既来自于中国电子的超前布局,也源于集团董事会的科学决策部署。中国电子作为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为主业的央企,在网信产业布局最早,产业生态最完整,依托生态优势在中央部委和省域政府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央企国家队的技术和产业支撑作用,其中数字广东已连续3年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名列第一。同时,率先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理论体系探索和技术创新方面布局谋篇,首创的基于数据元件和数据金库打造1库2网三级市场体系全国领先,并在多个城市和行业取得了实践成果。”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筹备组负责人杨林表示,未来将进一步集中集团内数字政府和数据要素化工程的优势力量,加快数字政府、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实现工程规模化推广。
2021年2月7日,联通数科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联通数科是在原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联通智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基础上整合成立。中国联通党组书记、董事长王晓初表示,组建联通数科公司,既是主动适应数字经济“跨域整合”新生产力的变化,重构“融合创新”的新生产关系,也是紧跟数字经济需求侧的新变化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让数据说话”改变了原有的人工经验决策模式,转向由集成的全流程数据实时驱动业务流转的数字化模式,将再一次重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字技术能够用最简单的0和1,重新解构建筑这项复杂的艺术和工程。2022年11月,中国建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聚焦“双碳”和数字经济领域。据了解,中建数科将坚持市场化、产业化方向,以培育“专精特新”“高精尖特”企业为重要路径,以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创建知名品牌为基本要求,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华润数科聚焦政企数字化服务、会员互联网运营与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及香港IT业务“3+1”主营业务方向,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初步健全建齐职能管理,各业务板块之间协同发力,全力拓展新增长点。据了解,公司成立后营收增长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改革激发活力动力
为了让数科公司更好地承担使命和任务,各央企在成立数科公司的同时,同步推进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激发了企业活力和人才创新的动力,也为合作方和客户提供了更为专业和优质的服务。
不同于历次工业革命,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面临的最大障碍不是机器设备,而是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未来法治研究院研究员郭锐在采访中表示,数字经济时代,信义义务的对象拓展到社会相关者利益,将有力推动公司治理目标摆脱单纯的股东利益导向。
国网数科通过核心人才薪酬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手段,打造薪酬差异化分配机制,加大薪酬分配向专业强、技术硬、复合型、紧缺型的一线骨干倾斜,充分打破内部平均,同层级薪酬差距最高达3.35倍,核心员工薪酬最高可超过所在单位负责人。
华润数科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多元化激励方式,干部考核管理上逐步推进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在员工考核管理上,采用OKR模式,通过聚焦重点、鼓励挑战等使团队更好地适应变化。探索实施中长期激励政策,如华润数科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业务通过推进实施员工跟投,进一步绑定核心骨干、增强人才竞争力。
“华润数科改善了原来高级大锅饭的机制,对每一个经营主体进行考核评价。主人翁意识、服务意识等均有大幅改善,围绕市场竞争所需要的研发能力、人才能力均有了明显提升。”董坤磊表示,经营和服务方式发生变化后,客户的满意度提升很多。
同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央企数科公司不断激活研发动力,培育出大量原创科技成果。
截至2021年,电投数科取得43项专利,108项软件著作权,技术储备丰富;在智慧光伏、智慧风电、AI算法等核心技术方向获得多项专利。通过“3+N”自主研发体系打造产品系列,满足不同产业业务场景需求,在产品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持续积淀数字化能力。
石化盈科打造了面向能源化工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ProMACE,实现模型和服务的共用共享、应用的集成管控,杜绝信息孤岛。在数字工厂建设领域,研发了“ProMACE+”系列应用,形成超过7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企业生产的所有业务。
华润水泥与华润数科合作,基于 Resolink 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了华润水泥统一的设备智能运维平台
华润数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2年研发投入同比增加88.64%,累计申请专利258件,已获授权专利41件。旗下拥有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1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9个创新实验室。华润数科润联Reso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
“我在华润17年了,主动承担经营数科公司的责任,把企业带上一流,既是使用方到供给方角色的转化,也是身份和心态的转变。现在不仅要做好企业,更要传递央企力量,为客户谋发展。”董坤磊坦言。
面向未来,杨林告诉记者,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在技术方面将依托中国电子集团产业和技术优势,持续迭代数字政府和数据产业核心能力谱系;业务方面以“四大军团”为业务牵引,分别在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央企行业和数据治理四个应用场景发力,打造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央企头部品牌;产业生态方面,同顶层研究机构、专业化领域领军企业、主要上下游供应链厂商和其他生态合作伙伴开展多维度生态合作,带动产业生态发展。
声明:本文来自国资报告,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