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已经把认知战作为对他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颜色革命的主要手段,具有力量构成多样、技术手段先进、装备谱系完善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境外认知作战体系,以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其作战力量与主要技术装备,对其近 10 年的作战力量演化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将为我国认知域积极防御提供借鉴和参考。
内容目录:
1 认知战的演变过程
2 作战力量
2.1 美国
2.2 俄罗斯
2.3 英国
2.4 中国台湾地区
3 主要技术装备
3.1 态势感知类装备
3.2 鉴定识别类装备
3.3 内容创作类装备
3.4 引导干预类装备
3.5 仿真评估类装备
4 结 语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场战争的走势不但与参与战争的作战力量息息相关,而且与其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密不可分。了解对手作战力量构成与职能变化,能够从侧面反映出目标国家作战形态和战争形势的变化趋势。
认知对抗诞生至今,经过了多轮演化,从最早实体空间的谣言散播、传单投送,到现在网络空间的视频图像伪造合成、虚假新闻传播、信息茧房构建等,充分体现了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带来的重大变革。互联网普及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逐步将认知作战从实体空间转变为网络空间,因为成本低、代价小、防溯源等特性,使得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一些西方国家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仅用金钱就造成了诸多国家的政权更替。因此,了解目标认知作战力量的构成,掌握其关键技术与主要装备体系,综合分析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积极防范认知域攻击。
1 认知战的演变过程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敌方屈从于己方的意志。这种屈从最终来自对战场形势的极度悲观认知。认知不仅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结局,还贯穿于战争的始终。”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战场认知工具、认知客体、认知空间、认知模式等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并呈现出认知客体增多、认知原始素材大量涌现、认知活动日渐复杂等新特征 。随着战争进程的不断加快,战场认知对抗性日益激烈,对信息化认知工具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战争“预实践”的认知功能凸显,超前认知已成为战场认知的关键环节。认知活动已经突破战争指导的范畴,成为敌我对抗的一个特殊领域 。
从宣传理念与战略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宣传(美军称为影响战)作为其信息战的一部分,并将认知域与物理域、网络域有机组合,作为信息环境开展联合作战。美军2018 年发布了《在信息环境中作战的联合概念》,提出了对宣传战略战术的研究,这里面既涵盖国家行为,也包括一些非政府行为。
综上所述,认知战的广义概念可以表述为,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等层面开展行动,影响目标国家或地区人群的观念、心理、意志等认知要素,削弱目标的决策能力,同时阻止其施行同样行为,保护己方认知和决策能力,为此而开展的战场行动。
纵观西方各国颜色革命史,无论从过去在传统空间中孕育发展的橙色革命、郁金香革命等,还是以互联网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的茉莉花革命、利比亚内战等,西方利用热点事件引导颜色革命进程的思路从未改变。
2014 年的“克里米亚独立”事件,是一场通过掌控热点事件赢得国家政治博弈胜利的经典战例。俄罗斯利用自身在认知信息采集、情报分析预测、政治选举干预等方面的强大技术实力,对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公投进行了全面的获情、细致的分析和精准的预判,并以此为决策依据制订了详细的行动计划,通过宣扬俄乌同宗同源进行先期造势,在公投进行前公布乌克兰总统与普京电话录音,公投后控制社交平台 Vkontakte,切断西方媒体事件发声途径,巩固胜利战果,这一系列计划周密翔实的操作,实现了“克里米亚独立”的宏伟计划 。
2019 年的中国香港“修例风波”,西方反华势力向香港反对派和一些激进势力提供了一系列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工具,通过不受管制的各种互联网媒体进行策划、组织和串联,如多达十余种的群管理、聊天、文宣机器人,实现少数人员控制近百万群体的“网络舆论”环境,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安全。
2022 年 的“ 俄 乌 冲 突” 事 件, 以 美 国 为首的西方国家掌握了主流社交平台的舆论话语权,从政府、组织、个人充分利用 Facebook、Twitter、Telegram、YouTube、TikTok 等 社 交 媒体散布各种谣言,对俄罗斯的账号、言论进行封禁,阻止其在国际媒体发声,将俄罗斯描绘成侵略者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孤立,形成不对称的认知博弈。俄罗斯则利用美在乌克兰开展生化武器研制的证据,成功转移了国际舆论焦点。此外,俄乌民众充分利用 TikTok 等社交媒体实时上传大量战场真实视频,自发充当战争信息的传播者,鼓舞己方士气、削弱敌方意志。
由此可见,认知作战既可以在战时集中开展,也能在平时潜移默化进行;既涉及社会、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也可以隐藏在 Twitter、Facebook、TikTok、Instagram、 微 博等看似无害的视频、图片、话题或表情包中对我们持续渗透。通过技术的赋能和装备的应用,能高效地调动目标情绪、释放极端言论、制造对立行为、操纵国际舆论,从而干扰政府决策,影响战争的走向。
2 作战力量
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成立了相应的认知战指挥机构和认知战部队,其职能各具特色,能够有效与其他军种、兵种进行联合作战。
2.1 美国
美军在目前世界各国军队中信息化程度最高,它一直将认知战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核心作战样式,相关队伍建设也走在世界前列。美军早在 2006 年就完成了网络媒体战部队的建立,其成员不仅具有高超的计算机水平,还兼具深厚的媒体宣传功力;不仅能对“不利”报道快速回击,必要时还可“黑掉”那些“不利”的内容,其目的在于控制网络宣传渠道,从而抢占认知战制高点。2010 年 5 月,美军成立网络战司令部,整合分散在美军各军兵种中的网络战指挥机构,并将网络媒体战部队列为其麾下的重要作战力量之一,2018 年升级为第十联合作战司令部。以美海军为例,其网络媒体战部队在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军事欺诈和作战安全 5 大信息建设核心综合能力中占据了 3项,充分反映了其对认知战的重视。
2.2 俄罗斯
俄军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支专业性强、体系完整的信息战部队。2013 年 2 月,俄罗斯总参作战总局和动员总局开始组建网络空间司令部。它的主要职责为破坏敌方指挥系统,并通过侵入敌方互联网、电视、媒体等方式,制造有利的社会舆论。2017 年 2 月,俄军宣称已组建信息作战部队,其主要职能是保护私有计算机网络和军事指挥通信系统免遭网络攻击。此外,信息作战部队还负责开展舆论战,以增强俄军的网络舆论掌控能力。该部队的规模在 1 000 人左右。2018 年,俄罗斯设立军事政治管理总局,通过重塑军队政治文化、强化信息传播职能等手段,提升俄军心理战、舆论战、信息战的作战能力。
除上述官方作战部队外,俄军还通过“巨魔行动”和僵尸网络(克里姆林宫“巨魔军队”)来执行心理战、舆论战、信息战任务。每个“巨魔”拥有 6 个 Facebook 账户和 10 个 Twitter 账户,每天能够发布 50 条推文,此外,其每天还能发布 50 篇新闻报道。
2.3 英国
英国作为最早开展心理战的国家,长期维持着一支在境外从事心理战的队伍。这支队伍在脱欧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英军成立第 15 心理作战群,其角色定位于国内外联合作战的支援力量,通过支援区域性和地方性的作战任务,协助开展战场心理作战活动。
英军对其认知作战力量按照战略、战役、战术的层级进行划分。其中,第 15 心理作战群属战略层级,主要负责招募、训练、指导、规划等活动。下辖的心理作战支援分遣队、战术心理作战小组分别属于战役和战术层级 。
2.4 中国台湾地区
中国台湾方面认为,未来高新技术条件下的心理战,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物理作战,而是一种集军事行为、政治攻势、电子干扰于一体的全新作战样式,必须依托健全、专业的心理战作战机构来组织、协调和实施。为此,在“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设立了“信息战策略规划委员会”,负责对包括心理战在内的信息战实施整体指导,并效仿美军的做法,成立心理战研究机构——“陆军心战装备中心”,其下设“信息心战”“计划指导”和“后勤支援”3个分队,隶属于“陆军总部政治作战部”。台军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发动强大的心理攻势,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台湾地区的情报单位大多源于国民党在大陆时期的“军统”和“中统”,经过多年的重组和演变,目前主要由“台湾地区安全局”“台湾地区军事情报主管机关”“台湾地区法律事务主管机关调查局”“台湾地区内部事务主管机关警政局”等组成,此外,中国台湾地区“海岸巡防司令部”“宪兵司令部”也承担部分情报搜集工作 。台军心理作战由“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直接领导,“总政战局”主任统筹规划,一名“总政战局”副主任督导执行。“总政战局”设有“心理战总队”“心理战电视台”“心理战播音大队”“心理战情报大队”等机构。“心理战总队”下辖 3 个心理战大队,每个大队包含 3 个中队 。
此外,台湾当局还利用民间力量,组建了“1450”水军。该组织与民进党配合,鼓吹绿营出台的各种政策,打压国民党、民众党等对手,抹黑祖国大陆经济、政治、外交体制 。在中国香港“修例风波”中,处处都可以看到“1450”的身影;“1450”还对服贸协议、惠台政策、台商台生进行网络攻击;炒作立陶宛设立“台湾代表处”、台湾参加东京奥运会等话题;制造“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话题,企图制造岛内恐慌,离间两岸同胞感情。
3 主要技术装备
美国一直把发展先进武器装备作为维护其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地位的关键。随着传统武器的作用空间由物理域向认知域拓展,美军也投入大量资金和力量进行认知作战装备的研制。美 国 国 防 高 级 研 究 计 划 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近年来持续支持了“社交媒体战略传播”(Social Media in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MISC)项目、“数据驱 动 的 模 型 发 现 ”(Data-Driven Discovery of Models,D3M)计划、“文化感知信息作战防御 ”(Culturally-Aware IO Defense,CLAID),“计算文化理解计划”(Computational CultureUnderstand,CCU)项目、“深绿”(Deep Green,DG)等一系列项目,对社交网络战场、武器反制以及作战推演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为美军作战提供了一系列装备支持。
从业务层面,可将网络空间认知作战装备分为态势感知类装备、鉴定识别类装备、内容创作类装备、引导干预类装备、仿真评估类装备。
3.1 态势感知类装备
外国军方研制了多款态势感知和战略预警工具,通过实时监控全球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目标,全面获取互联网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热点事件及敏感信息,实现全球热点网络态势实时监控和热点冲突实时预警。
3.1.1 美军心理作战自动化管理系统
美军心理作战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为心理作战计划制订、心理战实施和心理作战效果评估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具备信息存储、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分发等功能。系统包括外国媒体分析、心理战外国地区数据和心理作战效果分析 3 个系统。外国媒体分析系统主要收集目标地区网络媒体信息,并针对该地区的重要事件、公共人物等,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心理战外国地区数据系统能够处理超 1 600 个地区的信息数据,并支持动态自动更新。该系统不仅为美国国防部心理作战组织提供外国地区数据,还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心理作战指挥机构提供辅助决策。心理作战效果分析系统主要提供对心理作战效果的分析评估能力。
3.1.2 “社交媒体战略传播”项目
“社交媒体战略传播”项目由 DARPA 发起,通过研究基于新技术的社交网络信息获取,帮助美军实时掌握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并跟踪事件的产生、发展、演化全过程,挖掘事件规律,支撑美军进行战略宣传。
3.1.3 “数据驱动的模型发现”计划
“数据驱动的模型发现”计划目的是让机器学习如何通过数据驱动进行建模。研究用于高效仿真加速计算架构及支撑平台,开发专为大型复杂体系的演化计算所设计的独立仿真处理系统,提供社会化仿真计算能力;研究智能图像分析、反向图像搜索等深度媒体数据挖掘能力,为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NSA)等机构认知域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3.1.4 “开源指示器”项目
“开源指示器”项目(Open Source Indicator,OSI)由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Intellig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ctivity,IARPA) 发起,旨在开发对开源数据进行连续、自动分析的方法,以检测和预测政治危机、人道主义危机、大规模暴力骚乱、大规模迁移、疾病暴发等重大社会事件。研究人员通过融合来自多个公开数据源和类型事件的早期指标,来对现实世界中的事件进行评估和分析。
3.1.5 “X 关键得分”计划
“X 关键得分”计划(XKeyScore)是 2013年覆盖范围最广的网络信息窃取计划,由 NSA发起。NSA 通过在全球 150 个地区,设置 700余台服务器实现对普通用户一切网上行为(如邮件内容、网络访问和搜索记录等)的监控 。NSA 人员只需输入目标对象的邮箱地址,就能对其网上行为进行实时监控。
3.1.6 “混合预测竞赛”项目
“混合预测竞赛”(Hybrid Forecasting Com petition,HFC)研究项目由 IARPA 于 2017 年 8月发布。该项目旨在综合利用人与计算机系统各自的长处,改进世界范围内地缘政治问题预测的准确度。竞赛过程中,HFC 将尝试各种人 -机混合策略,在政治选举、国家冲突、重大疫情等一系列涉及真实世界事件的场景中,将传统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和财经数据等信息源与人的判断加以融合,对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升准确率。
3.1.7 Maltego
Maltego 是 Paterva 公司开发的一款交互式社交网络拓扑情报挖掘工具。只需要一个域名,便可对互联网上的资源自上而下地搜索,它可以枚举网络和域的信息,包括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等,可以搜集目标的电子邮件、网站、电话号码、组织、公司等信息。
3.2 鉴定识别类装备
鉴定识别类装备帮助外国军方对监测到的敏感信息进行检测、识别,并提供本地文化、语言等参考,帮助其正确理解事件。
3.2.1 “文化感知信息作战防御”项目
“文化感知信息作战防御”项目是 DARPA提出的重点 AI 项目,旨在形成人类语言能力,使机器能够理解文化背景、社会和情感背景,从而加深对突发事件的态势感知 。该项目能够帮助参战人员快速了解变化的战场情况。
该项目在 2022 年有 3 个计划:一是引入社会和文化背景模型框架,包括共享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跨文化情感表达的差异;二是为新的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能力制定方法,例如解释实体、情感和紧迫性的本地化参考,以及叙事和事件的文化意义;三是建立文化上的专业能力,以理解在稳定作业中通常遇到的紧急事件类型。
3.2.2 “计算文化理解”计划
2021 年 5 月,DARPA 发布“计算文化理解计划”项目,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一种可以跨文化交流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协助美国国防部的海外行动。该技术不仅要阅读语言,还要能够理解和解释文化线索,并提供作战建议。
这项工作分为两个主要研究领域:一是解决目前限制人类语言和交流技术应用的一系列挑战,其中包括社会文化规范的发现、情绪识别和情绪变化的检测;二是开发对话协助服务,该服务可以自动检测社会文化背景并检测误解。
3.3 内容创作类装备
外国军方综合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制内容创作装备,生成多模态宣传制品,为信息引导提供“弹药”支撑。
3.3.1 动作捕捉系统
近年来,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拟各类极端、恶劣环境,提升军事训练环境的逼真度。与系统的行为交互由各类动作捕捉系统实现,其中 Facerig 软件能够实时读入用户的脸部表情和动作以及音频输入;体感控制器有 Leap Motion、Kinect 等;Valve Index 手柄、诺亦腾 Hi5 手套等能实现手部动作捕捉;全身动作捕捉有Xsens MVN惯性动作捕捉系统,诺亦腾 Perception Neuron 动作捕捉系统等。
3.3.2 深度伪造系统
在 2022 年俄乌冲突中,一条使用 DeepFake深度伪造平台制作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乌克兰士兵放下武器的视频,引起轩然大波,这也是 DeepFake 首次被运用到军事活动中。由于 AI 技术日渐成熟,包括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快速发展和网上各类深度伪造项目算法的开源,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各种换脸 App 层出不穷,能达到以假乱真之效。
3.3.3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对话系统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对话系统,作为当前最强大的文本自动生成工具,凭借其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不仅能够学习、理解人类的语言进行上下文互动聊天,还能够根据上下文续写文章,并根据聊天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完成邮件撰写、代码编写、论文输出、图片生成等任务。除 OpenAI 公司的 ChatGPT 外,目前主流的大语言模型还包括 Google 公司的 T5,微软和英伟达公司的 MT-NLG,Meta 公司的 RoBERTa、LLaMA,BigScience 公 司 的 BLOOM,DeepMind公司的 Chinchilla 等。
3.4 引导干预类装备
外国军方在对目标身份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引导干预类装备,将定制化的“弹药”投送至特定的目标人群,实现认知“弹药”的精准释放。
3.4.1 社交网络舆论发布系统
社交网络舆论发布系统由美军中央司令部牵头研发,能够在社交媒体上以多个虚拟身份进行信息发布。通过伪造 IP 地址登录社交网站,制造虚拟网民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登录和发帖的假象,然后使用这些虚假身份发布信息,诱使极端分子接纳他们进入聊天室和论坛,从而渗透进一些组织(比如“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等极端组织)中去散布假消息,干扰其行动。
3.4.2 “先进概念技术展示”计划
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先进概念技术展示”计划(Advanced Concept Technology Display,ACTD)提出了研制综合信息推送系统,旨在解决禁入区域的心战制品分发问题,其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就是开发基于不同通信设施的信息推送系统,包括卫星通信、手机、其他无线设备及国际互联网。
3.4.3 “剑桥分析”的政治竞选系统
“剑桥分析”公司在实际操作中融入心理学理论和影响模型,对各个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个性化推荐,进而做到悄无声息地影响用户选举行为。通过分析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用户网络痕迹和发帖信息,分析用户行为,整合用户群体画像,分析出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政治理念、支持政党等。
在 2015 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剑桥分析”公司利用数据模型挖掘中间选民,制造“共鸣信息”,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长期向用户的社交媒体推送特定倾向性内容,从而影响他们的投票结果。
3.5 仿真评估类装备
仿真评估类装备利用智能仿真技术对作战环境和作战场景进行模拟,并对各种决策效果进行评估,帮助指挥员进行决策。
3.5.1 “深绿”计划
“深绿”是 DARPA 研究的一套战前、战中一体,方案制订与分析评估一体的作战决策支持系统。“深绿”计划的技术本质是基于实时态势的动态仿真。
该计划的实质性工作主要包括 3 项:一是提供智能化的人机接口。能够自动将指挥员或参谋的徒手草图和意图,转变为旅级行动方案,全面实现“基于草图进行决策”的目标。二是对战场决策进行仿真。识别出每个决策分支点,针对每种决策计划进行仿真,并预测不同决策的可能结果和出现概率,生成可能的未来战场情况 。三是开发“深绿”仿真控制系统。能够构建平行仿真战场环境,与真实战场环境平行运行,仿真战场环境能够根据实时战场数据动态更新,实现未来战场态势的超实时仿真。通过战场决策仿真和未来战场态势的超实时仿真,系统能够帮助指挥员针对性做出超前决策。
3.5.2 心理作战效果分析系统
心理作战效果分析系统属于美军心理作战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分析信息接收者的抽样调查数据,实现对信息制品和作战计划的评估。
4 结语
作战力量的演进、技术装备的发展都是认知作战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人工智能、社会科学、虚拟现实、ChatGPT 等新技术的发展,技术装备也朝着智能化、人机协同、无人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境外认知对抗综合情况,希望为我国认知防御体系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引用格式:肖宁 , 曾华圣 . 境外认知战作战力量及技术装备综述 [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3(5):8-16.
作者简介
肖 宁,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
曾华圣,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选自《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23年第5期(为便于排版,已省去原文参考文献)
声明:本文来自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