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日本智库“实业日本论坛”发布文章《了解将舆论作为武器的新威胁——“认知战”》称认知战被认为是“以舆论为武器的新型战斗领域”。认知战的定义和标准尚不明确,但总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作用于人类认知领域、通过引导舆论等手段,来改变对手决策以利于己方的新型战斗形式。

了解将舆论作为武器的新威胁——“认知战”

机构介绍:“实业日本论坛”于2012年成立,隶属于日本出版公司“实业日本公司”,该论坛旨在分析世界经济和企业活动的动向与机制

作者简介:末次富美雄,智库研究员,前海上自卫队情报业务群司令,主要研究方向为海上作战、信息战、东亚局势和安全保障战略等

编译整理:方笑

全文摘要与关键词

1.日本如何理解北约认知战?

①认知战概念:认知战是将舆论作为武器的战争

②认知战分类:破坏稳定、施加影响

③认知战的5种威胁 :易上手传播快;新时代的“深伪真相”;网络引发的制度不便和信任缺失;生物学、心理学的感情操纵(将来很可能控制人类意识);扩大代理人

④应对威胁的4种对策:把认知战定位为国家间的战争之一;威胁评估;提高共识和素养,建立专门组织;考虑“认知攻击”

2.日本应对认知战的政策策略:①舆论形成与影响模型(议程设定模型) ②日本认知战现状及应对策略(威胁定义,认知作战判断标准,认知攻击和防御措施)

3.结语

01 日本如何理解北约认知战研究

1.1 认知战的概念

认知战更危险。北约认为,非动能(Non-Kinetic)战争不断增加,包括心理战、电子战、网络战、信息战和认知战(Cognitive Warfare)等。“认知战”与以往的非物理性战争有很多共同点,但从对敌方造成冲击的观点来看,认知战更为危险。

舆论武器。北约将认知战视为非动能(Non-kinetic)战争的一种,指出“战争正在从以物理破坏为目的的战争,逐渐转变为针对意识形态的战争”,将认知战定义为“将舆论作为武器的战争”,其目的是影响政府或公共制度。

1.2 认知战分类

北约将认知战分为两类:“破坏稳定”和“施加影响”。

“破坏稳定”的案例:

  • 混乱导致的不稳定:例如新冠病毒传播期间的认知战。

  • 散布分裂种子导致不稳定:例如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选举办公室大量的E-mail泄露,造成对美国民主党不利的影响。

  • 行使影响力导致不稳定:通过经济制裁,使经济和社会不稳定也属于认知战。

“施加影响”的案例:

  • 雇用对敌方有影响力的人,传播特定思想。例如利用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网红”等,通过互联网传播特定观点。

  • 通过操纵政治家对法令行使影响力,制定对己方有利的法令,实施宣传活动。

  • 行使影响力,使其不稳定。例如建立受己方影响的政府,以排除敌方的干涉。

这些例子表明,认知战与网络战一样,可以轻松的在和平时期,或在紧急情况时期与军事行动同时进行。

1.3 认知战的5种未来威胁

北约认为,认知战的威胁不仅仅是目光所及之处,在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也只是刚刚起步,但未来影响之大不容小觑。作为未来的威胁,还应该对以下内容进行深度研究。

易上手、传播快:类似TikTok算法,可以对视频进行浏览、评论和分享,扩大用户参与度与内容影响力,这类算法多被用作认知战工具。

新时代的“深伪真相”技术不断进步,能轻松的制作难以分辨的“深度伪造”内容。

网络引发的制度不便和信任缺失社会对网络空间的依赖度极高,一旦网络空间受到阻碍,带来的不便将比以往扩大的范围更广。

生物学、心理学的感情操纵治疗人类心理健康的技术迅速发展,例如直接向大脑注入弱电流的治疗方法(经颅磁刺激法),以及直接刺激大脑的电磁治疗。将来很有可能控制人类的意识。

扩大代理人获取对社会有影响的人,通过这类人的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s),就可以操纵舆论,造成对己方有利的形势。

随着SNS的快速发展,其社会影响力和对互联网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网红”层出不穷,真假难辨的深度伪造泛滥不休,这都成为未来的威胁。

1.4 四种应对策略

北约列举了针对这些威胁的对策。

一是把认知战定位于国家间的战争之一。变更《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战争定义,并建立认知战标准,以判断是否真正进行了认知战。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基于对二战的反思,将“如何防止以杀戮、销毁物品为目的的战争”这一思考方式特殊化。与此相对,认知战并不只以物理上的破坏为目的,国际社会有必要将认知战视为应该避免的战争手段。为此,有必要明确认知战标准。

二是威胁评估。强化认知战的应对能力,向大众普及知识,例如分辨媒体的偏见或事实,小规模集团的意见激化,网络上的隐私和信息保障等。

三是提高包括从国家到个人在内的、对认知战的共识和素养,建立一个主管认知战的组织。组织任务包括:①制定认知战框架及判断标准,②应对重要活动(选举和全国性集会)中的认知攻击,③应对特定集团、国家进行的认知攻击。

四是考虑“认知攻击”。装备、武器等“硬实力”可以按照数量、性能等评价标准区分优劣,但认知战的效果无法用常规思维方式衡量。

北约认为,应对“人类认知”这一无形领域的活动,正在逐渐对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02 从舆论到政策 “议程设定模型”

2.1 舆论形成与影响模型

“议程设定模型”。在认知战中,作用于敌方国家的舆论非常重要,因此,须关注舆论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政府决策。日本东京大学桑原响子提及“议程设定模型”,展示了从舆论形成到政策制定的过程。

“议程”的影响因素。桑原认为,“议程”与个人经历、与他人的沟通、及其与价值观和常识相结合,形成舆论并影响政府决策。其次,人们在传播信息时,由于受众的社会、文化、所处环境和性格的不同,可能存在拒绝或误解信息的风险,甚至可能完全偏离信息提供者本意。

媒体→舆论→政策。舆论受到价值观、议程、活动、甚至发布信息的主体——媒体、政治家、社交媒体、海外活动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媒体对舆论、以及舆论对政府的议程设置,有很大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图:议程设定模型

2.2 日本认知战现状及应对策略

本认知战现状。《2022年防卫白皮书》提到 “认知战”是大陆对T的应对,但并未将其视为对日本的威胁。《2023年国防预算要求》也呼吁引入人工智能作为大幅增强信息功能的一部分,以“应对包括认知领域在内的信息战”,但还没有讨论到具体装备。当前日本处于已经认识到“认知战”威胁的阶段。

日本应对认知战的策略。基于对北约认知战概念的理解,文章建议日本应成立主管认知战的组织,其具体策略还包括:

①威胁定义:将认知战定位为国家间威胁的一种形态,向民众普及其实际情况;

②作战判断标准:制定判断是否在进行认知战的标准;

③认知攻击措施:对重要活动(国家活动、选举等)中的认知攻击采取应对措施;

④认知防御措施:对特定集团或国家进行的认知攻击采取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https://forum.j-n.co.jp/narrative/4465/

声明:本文来自认知认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