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战是探测和规避威胁及干扰信号的关键技术

电子战是利用电磁频谱或定向能来攻击和防御对手的作战行动,人们对电子战存在许多误解。电磁频谱是一个波长或频率范围,涵盖所有类型的电磁辐射,如无线电波、可见光、微波等。电子战涉及到对该频谱的控制。

在此,我们将打破有关电子战(可用于检测威胁、规避威胁和干扰信号)的各种神话。

误区 1:电子战只是干扰的代名词

人们错误的认为电子战就是干扰的代名词,而事实上远远不止于此。例如,保护我们先进的雷达和传感器免受敌方干扰、发射射频(RF)网络攻击以及拦截敌方信号--电子战的任务范围非常广泛。

电子战(EW)使我们能够实现近乎实时的系统调整,利用数字电子实现多功能化,并在快速行动的同时实现无缝互操作性。它增加了对手的负担,增加了成本,制造了混乱,有助于在海、陆、空和太空建立优势。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电子战系统的凯尔-扎尔斯解释说:"你要确保在威胁看到你之前就看到它。他补充说:"你可以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大量的电子战。干扰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误区 2:必须发射信号才能追踪敌机

电子战系统可以在不发射信号的情况下探测射频(RF)能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探测到信号,甚至获得具体的定位信息。通信系统和雷达必须发射信号才能实现其功能,而 EW 系统只需监听即可。

"赢得瞄准优势的竞赛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汤普森说:"被动精确瞄准技术为我们的作战人员提供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的优势。

"从根本上说,如果你要探测电磁频谱中的任何东西,你必须有个传感器,来探测特定的东西,而这个频谱是随频率变化的。

因此,根据你所面临的威胁,你必须拥有适当的频率覆盖范围。此外,威胁还在不断演变,因此传感器也需要不断升级,以覆盖频谱的不同部分。

误区 3:如果平台受到干扰,就不能同时进行其他操作

机载干扰是一项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您不能在忙于干扰的同时继续寻找威胁。有几种选择,当雷达打开时,你可以暂时关闭接收系统,或者你可以过滤掉只看特定的频率范围。最好的方法是将电子战系统与雷达之间的通信以逐个脉冲为基础整合在一起。这样,两个系统都能清楚地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换句话说,你可以从可能接收到的任何其他信号中特别过滤掉你发出的雷达(干扰)信号。

我们确保客户在进行干扰时,不会视而不见。"我们可以继续监视环境,确保我们能看到周围的雷达脉冲。

误区 4:电子战是静态的

事实上,电子战与其他类型的防御一样,可以是动态和智能的。它是双向的。

就像两支军队在战场上互相演习一样,这也在射频世界中进行的。就像士兵需要使用伪装和搜索隐藏的对手一样,当今的军事技术也必须隐藏发出的射频信号,发现隐藏的射频信号,并识别环境中的任何未知信号。我们不仅有能力进行干扰,一些先进的电子战系统还能使用智能控制的反应。尖端系统具有识别何时干扰的认知能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学习。

误区 5:与消费电子产品无异

虽然电子战系统的基本机制与消费电子产品中的传感器并无太大区别,但风险要高很多,面临的挑战大得多。这些系统安装在飞机和其他在极端条件下运行的车辆上,因此传感器必须能够承受极端的温度和强烈的振动。设计和测试要比消费类技术严格得多。

如果手机出了故障,可以去换一部新的。"如果我们的系统出现故障,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他们依靠我们的系统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

来源:Busting Myths about Military Technology and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声明:本文来自电波之矛,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