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在北京和香港同步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新质生产力技术备选清单(2024)”(以下简称“清单”)。

清单从“计算、控制与智能”“网络、通信与安全”“获取、感知与交互”“应用系统”以及“共性基础”五个领域遴选了163项技术,并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分析研判:首先,参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新质生产力技术和产业发展状态评估情况,将技术按照成熟度划分为近期(5年以内)、中期(5-10年)和远期(10年以上)三类。其次,按照技术内涵和外延的广度,将技术颗粒度划分小粒度(单一技术)、中粒度(技术范畴)和大粒度(学科领域)三类。

具体来看,计算、控制与智能领域包括大模型训推计算系统、类脑智能、具身智能、变结构拟态计算技术等26项技术;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包括空芯光纤通信系统、6G技术、星地融合通信、算力网等37项技术;获取、感知与交互领域包括4D打印技术、全感监视、沉浸式VR/AR/XR技术、实时全息近眼显示技术、脑机接口等25项技术;应用系统领域包括机器学习运营技术、车载光通信、生成式人工智能、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区块链、低空经济技术等40项技术;共性基础领域包括高带宽内存(HBM)、硅基光电子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数字化测量与调控、可重构智能超表面技术等35项技术。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费爱国院士表示,希望清单的提出,能够尽快形成可感知、可推广的创新技术,带动行业、产业凝聚共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作者丨路轶晨

编辑丨诸玲珍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连晓东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电子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