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韩国政府高度重视识别、遴选、培育和保护国家战略技术,陆续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遴选出十二大国家战略技术领域和50项重点技术。2024年8月,韩国进一步出台第一期《国家战略技术培育基本计划(2024—2028)》,旨在推动韩国成为科学技术主权国家。计划共包括三大方面:持续增加战略技术研发投入,并大力支持相关技术成果转化,培育未来增长动力;加强与盟友国家构建战略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抓住关键与新兴技术研发“黄金期”,并建立技术保护和研究安全支持体系,构筑技术安全强国;以任务为导向完善研发推进体系,通过设立战略研究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实验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集中支持任务导向型研发,创造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成果。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快速研发并掌握关键技术,确保国家“科学技术主权”将直接影响一国发展动力。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在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领域竞争的加剧,一些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国家逐渐形成了技术、经济和安全共同体。为在全球供应链中保持战略技术竞争力,韩国政府认为急需出台相关战略规划并加以落实,集聚资源研发下一代技术。

2022年5月,尹锡悦政府提出“通过领先的战略技术使韩国成为科学技术五大强国之一”的目标。2022年10月,尹锡悦主持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咨询会议全员会议,审议通过“国家战略技术培育方案”,遴选出十二大国家战略技术领域。2024年2月,韩国政府绘制出十二大领域以任务为中心的战略路线图,最终确定50项重点技术。

表1 韩国十二大国家战略技术领域和50项重点技术

半导体和显示器

高集成电阻存储器;高性能低能耗人工智能半导体;电力半导体;半导体先进封装;下一代高性能传感器;自由形态显示器;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半导体和显示器相关材料、零部件和设备

二次电池

锂电池和关键材料;下一代二次电池材料和单体;二次电池模块和系统;二次电池再利用

下一代移动出行

无人驾驶系统;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城市空中交通(UAM)

下一代核能

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先进核能系统和废弃物管理

先进生物技术

合成生物学;传染病疫苗和治疗;基因和细胞治疗;数字健康数据分析和使用

航空航天和海洋技术

大型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宇宙观测和传感;登月和月球表面探测;先进航空燃气轮机和零部件;海洋资源探测

氢能

水电解氢气生产;氢气储存和运输;氢燃料电池和发电

网络安全

数据和人工智能安全;数字安全漏洞的分析和应对(供应链安全);互联网和云计算安全;新兴产业和虚拟现实融合安全

人工智能

高效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升级(软件和硬件);先进人工智能建模和决策(认知、判断和推理);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应用于产业界的创新型人工智能

下一代通信技术

后5G技术;6G技术;开放式无线接入网络;高效5G和6G通信零部件;5G和6G卫星通信

先进机器人和制造

机器人精密控制和驱动零部件及软件;自主移动机器人;高难度自主操作技术;人机交互;虚拟制造技术

量子技术

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

一、未来增长动力:大力支持国家战略技术成果转化

(一)增加战略技术相关研发投入

十二大领域研发投入:政府持续为十二大领域提供支持,未来五年支持力度将达3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以上。针对极具发展动力的3项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先进生物技术、量子技术),将汇聚公私部门力量,给予战略性投入。2025年研发投入规模具体情况:人工智能及半导体将从2024年的0.9万亿韩元增至1.2万亿韩元;先进生物技术将从2024年的1.8万亿韩元增至2.1万亿韩元;量子技术将从2024年的0.13万亿韩元增至0.17万亿韩元。

深科技企业规模化发展:鼓励与战略技术相关的深科技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加大金融和投资力度,营造良性生态系统。扩充风险资金,增加投资、融资担保、利息等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将碳中和、数字转型等全球核心热点和战略技术领域全方位对接,发掘新兴产品和服务,预先给予投入。

(二)扩建创新基地和基础设施,为实证提供支撑

战略技术创新基地:以《战略技术特别法》(2023年9月生效)为依据,培育100个战略技术创新基地,承担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地方发展等职能,快速推动战略技术成果推广普及。

地方技术创新中心:建立地方技术创新中心,为地方提供深层次咨询服务,同时结合地方产业发展情况和优势领域,研发原创技术。

(三)为战略技术相关企业完善规制和税收等制度

加大战略技术相关企业支持力度:持续实施“上市特例”制度,面向具有国家战略技术的企业,当其满足一定资金条件时可以简化其申请上市的审查条件。通过实施该制度,有望快速推动战略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战略技术规制改革:完善各战略技术领域科研和产业相关规制,发掘阻碍科研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因素,并建立旨在解决问题的相关体系。针对已处于商业化阶段的技术(二次电池再利用、通用人工智能、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先进核能等),预先研判产业发展和技术安全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准备。

(四)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定制型人才

核心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跨部门分工合作分析评价人才,根据技术水平和特点制定定制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支持融合研究生院和特色研究生院,培养十二大战略技术领域所需的硕博士核心人才和博士后级别的核心人才。

依托数据优化战略技术人才政策:整合数据,为系统支持人才奠定基础。掌握各战略技术领域全球核心人才分布情况,全方位多维度分析国际合作现状、科研趋势变化等。

二、技术安全强国:大幅提升预先应对技术安全的能力

(一)与盟友国家构建战略技术合作伙伴关系

积极构建战略技术共同体:就研发新兴技术、技术安全全生命周期政策等,与主要国家建立政府间对话机制,加强整体性合作与战略协商。通过科技共同委员会(西方国家在人工智能、生物制药、量子技术等领域主导设立的合作机制)、韩美日经济安全对话等机制,提出各技术领域合作议题,扩大合作伙伴关系。

扩大多边合作:以健康、数字、航天等全球性问题为主,积极与欧洲国家开展相关合作。2025年,韩国将开始参与“地平线欧洲”计划下的项目。

(二)抓住关键与新兴技术研发“黄金期”

构建技术安全早期分析和预测体系:以下一代技术最新发展动向和技术安全热点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技术安全早期分析和预测体系。相关工作将由科信部创新本部和战略技术政策中心合作开展,逐渐建立起十二大领域相关部门和有关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分工合作与信息共享体系。

打响研发“速度战”:为完成各战略技术领域的国家任务,将加快分配和调整研发预算的速度,加强统筹协调,消除跨部门壁垒。原则上废止事前可行性调查制度,快速推进战略技术研发进程。

(三)建立技术保护和研究安全支持体系

加大战略技术信息保护力度:为防止先进技术外流,加强信息管理,确保研究信息安全。提高科研人员保护战略技术的意识,自发采取保护措施。制定“战略技术保护指南”(拟称),为相关咨询和教育培训提供政策支持。

优化研究安全管理:完善受外国资助信息报告制度,奠定相关法律基础,分等级加强安全管理,在现有安全等级“安全”和“一般”的基础上新增“敏感”等级。

(四)加强军民两用技术投资与合作

培育国防战略技术:将十二大国家战略技术与“十大国防战略技术”对应,加强军民两用技术投资。十大国防战略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航天、能源、先进材料、网络、人机交互、传感器、燃气推进装置、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国防战略技术为中心开展国防研发,激活人工智能、量子、先进材料、人机交互等产业的未来增长动力。

军民合作研究:将私营部门掌握的战略技术能力应用至国防领域,并利用国防研发成果推动社会技术创新。持续实施跨部门军民技术合作项目,在国防技术研发领域设立专项,支持将公共部门的研发成果应用至国防领域。

三、任务导向型创新:以任务为导向构建研发推进体系,创造具有影响力的成果

(一)集中支持任务导向型研发

设立战略研究项目:《战略技术特别法》规定,将与保持技术领先和竞争力有直接关系的核心项目认定为“任务导向型战略研究项目”,并提供集中支持和管理。

建设国家科学技术实验室(NSTL):以国家任务为中心建立开放型合作体系,将科研机构指定为国家科学技术实验室,专注于研发战略技术、创造重大科技成果。扩建“全球TOP战略研究团队”(2024年5个,共1000亿韩元),通过产学研合作持续发掘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综合管理技术和政策成果

基于战略路线图综合管理成果:根据科技咨询会议绘制的跨部门路线图(截至2024年2月陆续完成十二大领域以任务为中心的战略路线图),针对是否完成其中提出的主要任务和各时期目标,建立成果管理体系。建立各部门综合检查机制,掌握技术研发和主要项目情况。

建立调查分析体系:在国家研发调查分析和未来预测体系中加入对十二大战略技术领域的分析,基于投入(研究经费和人力投入)和成果(论文和专利)优化政策措施。

(三)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建设政策分工合作平台:为与十二大战略技术相关的主要决策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主要任务是明确人工智能、先进生物技术、量子和航天等领域最高决策机构的政策方向,同时协调国家科学技术咨询会议审议的政策等。

建设技术安全智库:指定相关政府机构(尚未确定)为“战略技术政策支持机构”,提前研判并掌握十二大领域的技术安全热点。在机构内指定十二大领域专业人才,扩大经济和外交专家队伍,与主要国家技术安全科研机构开展联合研究。

四、几点启示与建议

韩国尹锡悦政府对十二大类战略技术高度重视,自2022年以来发布多个规划文件,投入规模大,配套政策措施日益完善,从中可以获得一些政策启示:一是加强世界主要国家颠覆性技术宏观规划与政策跟踪研究,并从发达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中发掘值得借鉴的做法。二是构建颠覆性技术跨部门协同创新平台。针对人工智能、先进生物技术、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单一部门难以全面把握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建议构建颠覆性技术跨部门协同创新平台,加强跨部门沟通合作,打破信息孤岛,促进资源共享,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协同性。三是推动中韩两国民间科技交流合作。韩国在计划中指出将与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国家形成战略技术合作伙伴关系,站队倾向十分明显。在此背景下,两国政府层面的双边科技合作将受限,建议通过举办科技论坛和研讨会等方式,发掘两国民间科技合作潜力。

编译: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陈奕彤

审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郑思聪 张丽娟

来源:《科技参考》2024年第56期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声明:本文来自科情智库,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