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的利用与流动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普遍需求,监管端的政策口径与便利程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端在数据开发利用上的技术模式与探索路径。
在近日举行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围绕探索数据利用的安全便利模式,来自数据行业的多位嘉宾大咖展开对话研讨。与会专家交流中都有一个共识,即筑牢数据安全防线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数据有序高效流动。数据流动的安全和便利本身是一个共同体,唯有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方能实现数据真正有价值的流转。
文|吕虹
“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
呼吁建立数据跨境的全流程标准体系
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如何打破它的束缚,降低获取和使用的数据成本,是当前AI技术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丹婷认为,在确保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前提下,推动数据开放和共享,促进数据资源合理利用,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重要基础和前提。
发言中,沈丹婷强调,要建立健全数据保护和跨境流动法规体系,打造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以规范化、体系化的数据治理运营平台为牵引,努力做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使用可控可计量”,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有序引导各类数据资源合规合法在不同企业、产业间贯通融合。“当数据得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流通,人工智能必将迎来新一轮革命的信息爆发。”沈丹婷的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数据的流动利用和安全是当下数字经济数字化最核心的问题。”中科驭数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宇一针见血。他指出,对于数据健全安全的保护,有许多应用场景、发展也非常快。针对当下的竞争形式,算力的供应链、数据价值的挖掘以及数据流通和保护非常重要。
“未来会有更多企业,从传统业务模式,进化成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组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是充分利用和释放数据价值。”德勤中国创新及数字化服务主管合伙人金科在发言中直言,当下数据要素的流转,最大的问题是“当前大部分企业连基本的数据质量这一关都还没通过”,对于数据这样一个新生产要素,企业整体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企业需要更好地考虑数智化跟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目标的协同”。金科表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好地去考虑数智化跟企业的节能减排、双碳,以及整体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商业目标的协同。她建议企业或组织应建立起较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从全球最佳实践的角度,可以参考国际上广泛认可的COSO框架,去关注企业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控机制等关键要素。”
“实际上从我们自身出发,更愿意呼吁对数据跨境流通的全流程全过程有一个规则的标准体系。”杭州乒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PingPong)合伙人罗永龙则从企业端的实际流转运营的技术场景出发,建议对数据的分级及分类授权上应制定更为标准化的体系。“对数据的定价机制,要制定标准或达成共识,以及对数据监管制定规范的细则出台。”
他同时呼吁更多的企业在数据的流转过程中,参与建设数据共享联盟。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让数据真正的流转起来,这样数据真正的价值才能发挥出来。
数据流动的安全和便利,本身就是一个共同体
圆桌中专家都谈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数据的安全和便利本身是矛盾的两面,如何解决,如何平衡?
“站在管理和技术的角度看,企业要尽力在低成本高效运营的状态下,守住安全的底线,这是非常关键的。”金科建议,企业要在自身的业务发展过程中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是其中的关键。“从便利性的角度来讲,大数据具备流动性高、流动速度快等特点,由于各种的地缘政治、经济、合规等因素,全球各地扎起很多篱笆或防火墙,未来我们也不可能在一个畅通无阻的环境里进行数据流转和使用。我们需要根据各个环境和节点的监管合规要求,去思考怎么样达成相对的便利条件。”
“不要从负面的角度,仅仅去考虑安全合规的成本,这更容易让日常工作流于形式,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好处。”他认为,对企业来讲,尤其在面对全球化的复杂监管环境时,更需要搭建一个合规架构,以确保持续性地针对潜在安全敞口评估风险。
针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安全与成本矛盾,张宇补充道,数据流动的安全和便利本身是一个共同体。“企业主和客户都希望金融操作每一步都是安全的,这是金融体系追求的标准。然而,实现安全的同时需要考虑成本,包括算力成本和维护成本。”他认为,随着算力的发展、云计算技术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进步,高效率工具的出现能进一步助力金融分析和备案。企业需在数据便利和安全基础上创新,保护核心数据不被泄露,同时利用数据提升竞争力。安全、数据利用与企业创新紧密相关,是数字化浪潮中的关键挑战。“平衡便利与安全,本质上还是要和核心业务的创新结合起来。”张宇说。
“在数据利用和流通过程中应该求同存异。”罗永龙则进一步延展谈到,世界各国监管经验不同,在一个国家做成的经验,想直接原样复制推广到另一个国家是不现实的。他指出,唯有深入了解各国法规,与当地能人合作,“本地化才能全球化”。在不涉及国家安全,不涉及个人隐私和企业秘密的前提下,唯有求同存异,真正地让数据流通起来,才能发现数据的价值,建立广泛交流交互的网络,才能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声明:本文来自隐私护卫队,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