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一珠(台)
●整理/Nangwa
●取材/台《G防雜誌》
摘要
2014年俄国以不发一枪一弹之方式,并吞乌克兰克里米亚,震惊西方世界,并相继对「混合战(Hybrid Warfare)」展开研究。本文藉研究俄国以混合战方式侵略乌克兰克里米亚作战经过,从中归纳其成功关键因素。作战内涵以特战部队为主体,执行非传统作战,将作战重心置于民众,结合信息网络与科技的运用,以复杂与细腻的手段迫使克里米亚屈服。
壹、前言
2014年俄国以「混合战(Hybrid Warfare) 」之方式并吞其约略四分之三XX大小的克里米亚半岛,并动用最低限度军事力量执行,在没有造成军队与社会基础建设的损害下,即夺占乌克兰领土。而克里米亚人民,竟以欢迎的态度,迎接欧美国家所指责的侵略者,国际舆论力量无法施压俄国,乌克兰业已失去对克里米亚的统治权力。XX距XX大陆角屿最近的距离仅2公里,XX高登岛距XX大陆也仅8公里,人民种族与语言皆属同源,若XX采混合战方式对X展开侵略,XX应处作为甚为重要。为了解混合战威胁,就研析俄国混合战方法以供借镜,因应未来XX混合战威胁XX防安全及应用混合战之效用。
贰、混合战内涵
战略理论的发展是为了打赢未来的战争,进而发展因应的方法,甚至是透过实战验证来确立理论的正确性与重要性。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于1991年波斯湾战争所取得重大成就,开创以网络为中心的战法及军事事务革新,世界各国都深刻检讨各自的国防力量是否符合当代战争。2001年发生在美国而震惊全球的911恐怖攻击,也使得不对称作战受到广泛的探讨。2014年,俄国不发一枪一弹的并吞克里米亚之后,西方国家惊愕的找寻解答,最后以混合战的战略思想归纳俄国军事行动,其中战略思维致胜方法演进如表1。
最初混合战为美国前海军陆战队詹姆士‧马提斯(JamesN. Mattis)中将(现任美国国防部长)在2005年四年期美国国防报告书中指出,未来战略威胁挑战为正规、非传统、重大灾难性及破坏性威胁等4种。以往国防计划专注在正规与非传统的威胁上,其中正规威胁从不曾消失,须保持正规作战能力以因应主要战争,最基本的就是运用统合战力,而这最基本的统合战力,也适用于其他各种形式的战争。往往优势的正规战力会导致敌人(国家、非国家行为者)跳脱正规方式而寻求非传统的技术与战术以扭转劣势,称之非传统威胁,内容包含恐怖主义、政权颠覆、超限战、游击战、大规模毒品犯罪及网络攻击之经济战等,这些威胁在精细度与规模上均较为严峻,通常会运用连续小型战术行动,并透过媒体结合信息战以扩大影响力;未来面对的敌人将不会明确的运用某一种模式,而是混合运用数个手段之方式协力实施,称之为「混合战」。
2007年美国学者弗兰克‧霍夫曼(Frank G. Hoffman)于军事论文《Confli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ise of Hybrid Wars》中论述混合战发展,战争型态不能再拘泥于非正规战,即是非传统作战,在21世纪的战争中已经是同时并存且相互为用的时代,必须以不对称创新的思维预见威胁,始能确保国家安全,在非传统战法中,最能发现不对称的创新做法。1989年美国分析家所提出的第四代战争中,已充分描述过真主党、哈玛斯、盖达等组织运用政、经、社、军及网络等,打击敌人领袖意志的创新作法。这新型态的威胁下,战场迷雾愈加严重,非传统威胁已远非上个世代(二战、越战)所能比拟,并就2006年以黎危机中,以色列与真主党的战争为原型态样加以研究,真主党以非国家组织对抗曾经战胜阿拉伯联军的以色列防卫部队,从中发现以往的非传统战法,已经无法套用在真主党的作战模式上,非传统威胁已因应时代发生了转变,我们将面对更具智慧的敌人。
表1 战略思维致胜方法演进表
项次 | 理论 | 时间 | 主要内容 | 评论 |
1 | 战略轰炸 (Strategic Bombing) |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晚期,影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 影响士气与作战意志,城市空袭则影响民心。 | 民众受到鼓舞后,心理影响有限,成功效能具争议。 |
2 | 军事事务 革新(T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 美联军于1991年波斯湾战争获得重大成功。 | 先进科技与信息网络为军事成功之关键,精准武器运用使作战进程容易。 | 1991年的成功并未重现于2003年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科技为军事任务成功之关键具争议。 |
3 | 第四代战争 (4th Generation Warfare) | 于1989年由美国分析家提出,并在 9/11恐攻之后标示出网络战之高技术战争的问题。 | 第一代为人口,第二代为火力,第三代为机动战,第四代为叛军运用政、经、社、军网络,打击敌人领袖意志。(哈玛斯、真主党、盖达组织等—以弱势及非国家行为者,运用目标国对科技的依赖实施打击) | 第四代战争错误性的主张,传统国对国战争已成为历史。 |
4 | 不对称作战 (Asymmetric Warfare) | 于9/11恐攻后成为主要概念。 | 弱者寻求其长处,战胜强者的概念。盖达组织为战胜具较高科技与兵力数量的美国,所采用的方法。 | 不对称作战并非新颖,可追溯至XX古代战略家之《孙子兵法》。 |
5 | 混合战 (Hybrid Warfare) | 学者于2007年提出,在2014年俄国并吞乌克兰克里米亚所运用的高效能非军事行动而受到重视,思考如何运用有限的军事部队达到政治目标。 | 有效并用军事与非军事方法,避免使用大军作战。 | 概念类同于第四代战争,所有战争都是混合威胁,非军事手段涵盖政、经、心、信息、外交等范围。 |
美国政府审计办公室更在2010年即提出针对此术语纳入准则事宜,但美特战司令部指出其现行准则内的正规、非传统作战即能描述现在与未来的作战环境,而未采纳。可惜的是原美军准则所涵盖仅是霍夫曼指出的第一代混合战,也就是「原生型」,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为例,俄国正规军初期作战不利,但仍以数以万计的农兵(非传统部队)骚扰德军后方补给线,最终冬季时德军因无以为继而战败;另一例,英国在1940 年成立特种作战行动局(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 SOE),渗透到欧洲大陆,协助抗德地下组织作战,空投武器弹药,使具备武装能力,其中在诺曼底登陆行动中,执行破坏行动,有效迟滞德军赶往滩头速度,促使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在东方战场上,以国共合作抗日时期,XX毛泽东发展游击战,混用正规与非传统部队,并用对称与不对称战法作战,在日本战败后,国共内战时,以劣势的正规部队,争取广大群众为目标之方式,广泛运用游击部队(非传统部队),拖住与分散国军战力,主力正规部队集中,分区击灭国军,最终以此混合战模式击败国军部队。综上所述,可知混合战尤重分析与争取人民群众的力量,除须具备相当正规部队外,辅以掌控非传统部队的力量(如特种部队、游击部队等),因此在人文、地略、历史、种族与宗教等影响因素上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代混合战因其本质并不复杂,未能达到「混合」这一名词解释,因此霍夫曼将其定义为「复合战争(Compound Wars)」,并无现代混合战所表述的精密交织复杂性,也没有多层次作战整合与结合现代化信息领域。现代混合战就以黎危机为例,哈桑‧纳斯鲁拉(Hassan Nassrallah)领导的真主党具备类军队能力,背后有伊朗及叙利亚等国支持,控有上千枚短、中程火箭筒与导弹(C802反舰导弹、RPG-29手提式反战车火箭筒、AT-13 Metis反装甲武器系统、AT-14 Kornet热显像反装甲武器系统)。该党能以非国家行为者身分学习、研究及破坏西方军事弱点,教唆并传达错误的情报予以色列官员,策划与执行战役及战术行动,并利用媒体扩大胜利战果,这些战术与科技(UAVs、无线电破译能力等)皆为现代混合战特点,此外人员具高度纪律、良好训练及采分散组织化,可以混合游击战、城镇战及科技对抗现代化军队。
现今俄国在普京(VladimirPutin)领导下,国家日益强盛,且朝恢复苏联时期的荣光发展,企图并吞原苏联独立后的国家,2008年爆发俄乔战争(Russo-Georgian War)时,即运用乔治亚共和国亲俄势力,并吞其南奥赛提亚(South Ossetia)及阿布卡兹 (Abkhazia)两个省份,此战粗糙的操作手段,不仅兵力遭受损伤,在国际舆论上也陷入困境,然而却奠定俄国发展混合战的基础。
俄国成功并吞克里米亚为混合战发展的巅峰,2015年底北约(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于高峰会中,针对俄国 2014年出兵克里米亚提出俄国运用混合战的军事威胁,并研拟将其纳于新准则内,以因应此不同于正规作战模式的战争;此战法将作战重心瞄准在民众,影响决策者并结合军事行动与颠覆工作,以秘密行动使其无法在国际上受到究责,范围涵盖正规作战、非传统作战及信息网络战。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现今信息媒体的发达,因此特别强调「信息媒体」与正规、非传统部队的混合并用,共同点仍以「民众」为作战重心。
未能有效运用混合战,仅以极优势的正规部队所获取的战果不会甜美。美军在伊拉克与阿富汗,除了正规部队战场胜利外,迄今仍深陷泥沼,面对各式恐怖攻击,而不能获得长期战略利益,其主因系因对目标国历史与文化不了解,无法获得广大群众支持。在混合战作战环境中,除了正规武力外,尚包含情报、民间事务、心理战与跨部会能力等,2003年伊拉克战场上,美军准则明定军事行动进入第四阶段是维稳行动,然在对抗非传统力量,应自始就予以执行,而非事后调整。另美海军陆战队上将克鲁拉克(Charles Krukak)在1990年提出三区块战争(Three Block War),内容涵盖正规军事行动、民事支持、小集团斗争,而马提斯中将则提出须增加一个非实体的区块环境,那就是心理(信息)战,要充分发挥这区块的战力,必须充分了解目标国的文化与民情。
现代化战争,是运用国家各种力量的体现,国家力量区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与军事安全等相关,软实力则与经济、社会及文化等相关,从国家这庞大的工具箱中,巧妙运用合适的软、硬实力工具,称之为巧实力(smart power),这就是混合战的概念。俄国可能在苏联解体后的官能失调,导致习惯于运用混合实力于其周边国家与全球冲突上,然而在并吞克里米亚之前,已指出西方国家运用经济、外交、信息与网络于军事行动上,2010年即在准则中提出运用军事及军事以外的资源,结合信息战形塑战场,以达成政治目标。2014年增加运用非传统部队与私人军事公司于作战任务中,更在莫斯科国际安全论坛中,指责西方国家透过政治战、颠覆及军事行动所造成的革命动荡,以获取西方各国利益。因此2013年俄国参谋总长杰拉希摩夫(Valery Gerasimov)指出,战争核心已改变为强调以非军事选项达到战略与政治目标为原则,并在2014年纳入俄军准则,记取美军伊拉克与阿富汗经验教训。因此与其说俄国发展混合战,不如解读为俄国充分学习与运用混合战概念于军事上。
参、俄国侵略乌克兰克里米亚混合战模式
一、战前情势
灱历史背景说明苏联统治时期斯大林民族政策强调阶级,忽略血缘与宗教,以阶级利益高于民族利益为原则,各成员共和国紧密集中领导,采杂居政策,施行大俄罗斯主义,以形成新兴之苏维埃人。由于XXX政权过早垮X(仅维持70年),各民族间的恩怨尚在,文化也并未融合,导致高达120多个种族的大国在1991年瓦解,所形成的各个国家大致上以行政区界定,但约有80%之边界未正式划定。区域内各民族纷纷要求独立建立共和国,其中境外俄罗斯人高达2,500万,而乌克兰、俄国及白俄罗斯即是苏联经济崩溃及叶尔钦 (Boris Yeltsin)政变下,最早组成独立国家的共和国,并由俄国继承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按1989年乌克兰官方人口调查数据显示,该国境内俄罗斯人占22.1% ,且1996年乌克兰语言研究报告中,使用俄罗斯语人口群占55%,此势必造成乌克兰内部争端。
1239年鞑靼人于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建立克里米亚汗国,1783年遭帝俄凯瑟琳女皇(Catherine II)并吞,1954年苏共赫鲁晓夫 (Nikita Khrushchev)为纪念俄罗斯与乌克兰合并300周年,将克里米亚省改划分到乌克兰。该省人口250万,俄罗斯人占65%、乌克兰人 20%、鞑靼人10%、其他5%,而乌克兰独立后,克里米亚于1992年2月升格为自治共和国,并于1994年举行地方总统选举,由亲俄派梅希科夫(YuriMeshkov,得票率72.92%)当选,表达回归俄国意愿,乌克兰旋派遣军队进驻,并与俄罗斯协商不以武力干涉克里米亚,克里米亚也与乌克兰达成其属于乌克兰领土的协议,并尊重彼此领土完整和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为原则。
二、一般状况
乌克兰内部政权区分亲俄与亲欧势力,对于民主政治尚处学习阶段,导致政治腐败,苏联解体时的经济萧条尚未能解决。其中亲欧派痛恨斯大林的苏共政权,以富农问题而行饥荒种族清洗,约莫600万乌克兰人因此丧生,主政时强制实施乌克兰化,以非主流乌克兰语取代俄语(当时克里米亚俄语人口占79.25%),成为俄国操弄民粹爆发的导火索。二战后,鞑靼人则因遭诬陷勾结纳粹,致流放19万人至乌兹别克斯坦,1990 年获返克里米亚时,其产业早已被俄国人侵占,因而转至无人区开发,尤如二等公民,种下彼此仇恨因子。
2004年亲俄派雅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在乌克兰总统大选以49.46%选票险胜亲欧派尤申科,但因选举舞弊事件引发「橙色革命(OrangeRevolution)」,亲欧派阵营以尤申科竞选时所采用的橙色为主题,进行一系列抗争活动,迫使乌克兰最高法院宣布重选,重新投票后尤申科以51.99%较高选票获胜。2010年大选,雅努科维奇卷土重来,以48.95%选票险胜,反对党领袖季莫申科落败。政党轮替导致政策转向,乌克兰即中止倾向欧盟相关政策,转而靠拢俄国,获取较实惠的能源经济等帮助。2013年亲欧盟示威运动中,亲欧派群众在基辅的独立广场组织乌克兰有史以来最大的示威活动,引发政治危机,在政府暴力镇压下,致使70 多人死亡,群众反弹暴动续称「广场革命 (Euromaidan)」,议会遭暴民攻占总统逃亡,进而发现总统官邸金碧辉煌的贪腐景况,于是临时议会罢免现任总统,而其在2014年2月 21日逃亡至俄国时,请求俄罗斯出兵协助与政治庇护,以免俄国在克里米亚赛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军港遭到租用终止等问题。冷战结束,美国、北约与欧盟势力向东欧扩张,乌克兰新政府成为拉拢对象,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以乌克兰为与西方国家的缓冲国,因此无法忽视西方国家的扩张行为,此将动摇其欧亚霸权的地位。
三、特别状况
2014年2月底,亲欧派组织乌克兰临时政府,以图奇诺夫(OlensandrTurchynov)任临时总统,在乌克兰东、南部均发生不明人士武装领导的群聚暴动,不明人士被媒体描述为「有礼貌维持秩序者」或「小绿人」,政府当局在俄国侵略定调后才反应过来,并且指责这些群体为恐怖份子,随即展开反恐行动。
俄国情报部门在1月得知雅努科维奇政权垮X的可能性,适逢克里米亚东南方300公里的索契(Sochi)正举行2014年冬季奥林匹克奥运会,即以此为借口,提升战备组织特战部队为主的菁英部队约8万人,冬奥预定同年 2月23日结束,因此普京批准隔日即针对克里米亚展开行动,采伪装混进之方式行动,煽动与制造当地亲俄力量发起动乱,另国会则在3月1日以维护区域与侨胞安全之名义,授权动用军事力量以确保乌克兰800万俄裔民众之生命安全,普京并宣布在乌克兰东部实施大规模军演;同时,在乌克兰内乱情况下,迷惑与封锁乌克兰指管系统,运用信息媒体丑化亲欧势力团体,以便获取更多支持。
图1 地理位置图
四、作战指导
以奇袭方式并吞克里米亚为目的。主要作战以非传统部队为主力,采多重管道先期秘密渗透之方式,潜入乌克兰南部等地区,建立战争面,武装亲俄民众发动攻势占领克里米亚地区,任务奏功后向北建立警戒幕;次要作战以正规部队为主力,实施佯动,吸引牵制乌克兰、北约等国注意于乌克兰东部顿巴斯等地区,特种部队隐匿身分发展组织实施颠覆等特种作战行动,全程在信息、电子、网络战支持下,行战略沟通与欺敌作为,争取民心及误导敌军影响指管机制,运用信息媒体发起克里米亚全民公投,以人民自决、武力及既定事实为后盾,并吞克里米亚半岛。
五、正规作战
俄国派遣大军于乌克兰边境东部实施军事演训代号「快速校阅(Snap Inspection)」,担任此次任务行动的佯动部队,实施欺敌行动,展现不明企图,吸引乌克兰与北约国家注意,使其忽略正在克里米亚秘密行动的主力非传统部队。非传统部队作战奏功后,派遣第12摩步旅增援并补给,若作战不利时,适时给予支持,避免与占优势的北约盟军发生大规模直接冲突,同时第291炮兵旅待命支持。
图2 俄军并吞克里米亚行动—一般状况图
表2 兵力比较表
区分 | 俄国南部战区部队 | 乌克兰部队 |
陆军 | 亲俄示威民众: 20,000员(赛瓦斯托波尔) 10,000员(辛菲洛普)自愿军(特种部队): 5,000员(赛瓦斯托波尔) 1,700员(辛菲洛普)俄军部队: 20,000~30,000员 快速反应部队:约50,000员 (特种部队、特勤队、特战部队、伞兵、海军步兵、一般步兵)投诚部队: 15,000员 | 亲欧示威民众: 4,000~10,000员(辛菲洛普)乌克兰部队: 5,000~22,000员增援部队: 40,000员后备部队(克里米亚外省分,部分完成动员) |
海军 | 黑海舰队: 11,000员(含海军陆战队)、30艘船舰(含潜舰) | 15,450员(17艘战舰,其中12艘遭策反) |
空军 | 战斗机中队×4(计72架战机)、防空团×1 | 克里米亚特遣队(50架战机)、防空团×3 |
伤亡 | 死亡:1员亲俄民众死亡:2员 | 死亡:2员 投降:15,000员 亲欧民众死亡:1员 |
图3 俄军并吞克里米亚行动—特别状况图
海军黑海舰队封锁赛瓦斯托波尔、诺沃奥泽尔涅(Novoozerne)、费奥多西亚 (Feodosiya)等军港,第810海军步兵旅与第 184海岸防卫旅联合特战部队控制、胁迫及策反乌克兰海军部队。
空军战机飞行员保持战备状态,第 1096防空导弹团严密监控乌克兰空军动态,电子战部队封锁敌军指管信息传送。
六、非传统作战
由特种部队(第2、3、10、16、22 、25旅、第25团)与菁英部队(伞兵第7、76 师、第31旅)担任,同年2月20日时西线部队即伪装渗透至克里米亚境内,东线部队利用正规部队军事演习骤然袭击,主力煽动群众发展示威游行力量,夺取行政大楼、机场、广播电X及电视X,一部直接行动夺取指管节点与防空部队,一部封锁各个军事基地,一部协助海军控制乌克兰海军,利用叛将别列佐夫斯基(Berezovsky)拘留乌克兰海军司令谢尔盖‧盖杜克(Serhiy Hayduk),展开心理作战,策反乌克兰俄裔军官,运用亲俄民众以电话通知营区内官兵,协力策反军队;协同信息作战部门与媒体,传播身着绿色服装人士自发主动维持秩序的美好景象,于国际社会形成舆论优势,影响乌克兰高层决策下达。
七、信息战
信息战整合军事、外交及经济体系,军事上运用信息网络战,瘫痪乌克兰通信基础设施,干扰乌克兰信息传播,影响指管机制,并截获乌克兰行动情报资料。
在外交上,不承认俄国有军事行动与侵略行为,尔后再宣称维持区域安全与和平,对外运用战略沟通获得国际组织针对乌克兰危机要求和平,对内以乌克兰爱国主义者压迫乌克兰裔俄罗斯人之事件,激起民众愤慨,争取支持者。并于阶段性奏功后,表明支持乌克兰政府军与亲俄份子停战,但仅是为了巩固与整顿新的群众力量,掌握主动权,暗地里持续支持乌东内战的军事需求。主动散播假新闻,否认俄国军方参与行动,特种部队均以志愿者身分参加行动,不具备任何单位臂章与标志,群众中涵盖退伍军人、有名的拳击手及机车爱好者等团体,塑造出在地抗争行为。
在经济上,运用天然气能源输出价格威胁影响周边国家,干涉他国决心下达;另掌控跨国犯罪组织,具影响金融与能源基础设施之灾难性网络战能力,均能形塑有利战场环境。在政策上,长期运用移民与发放俄国护照手段,制造境外人口优势。
图4 俄军并吞克里米亚行动—西线作战
运用人民公投,展现克里米亚人民地区自决性,主动要求并入俄国统治,增加合法性,避免国际干预,使乌克兰部队无从反应俄国军事行动。最后总结出是乌克兰失去克里米亚,而非俄国的侵略。
八、作战经过
2014年2月,俄军在乌克兰危机行动中,区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并吞克里米亚,第二阶段为顿巴斯(Donbass)行动。第一阶段以非传统部队实施隐匿的军事行动,区分西线与东线两个部分。特种部队2月20日已渗透至克里米亚待命,西线海军步兵与特战部队自24日以赛瓦斯托波尔为起点出兵,先以战舰封锁乌克兰在赛瓦斯托波尔与诺沃奥泽尔涅的战舰,自赛瓦斯托波尔军港采两路分向雅尔塔(Yalta)与辛菲洛普 (Simferopol)进军,25日占领雅尔塔,27日占领辛菲洛普,28日夺占周边机场、防空、指管系统、电视X、广播电X,并封锁军营,此时正规部队于俄国西南部展开军演,以特种部队留置于辛菲洛普掌控局面,并续将与东线部队会师,预于3月6日由克里米亚议会发起克里米亚独立公投。特战部队再区分两路分向阿尔麦恩斯科(Armyansk)与乔尔诺穆尔西克(Choronomorske)进军,3月1日抵达阿尔麦恩斯科,并开始挖设壕沟等军事设施,阻挡乌克兰西翼南下的入口,此时特种部队在辛菲洛普、赛瓦斯托波尔执行群众抗争行动,占领60%防空系统,9日另一部抵达乔尔诺穆尔西克占领导弹弹药库,12日诺沃奥泽尔涅的海、空军基地陆续沦陷。3月1日东线与西线部队抵达阿尔麦恩斯科时,向刻赤(Kerch)港口发起攻击,乌克兰部队投降,3日俄军战舰封锁费奥多西亚乌克兰基地,并主力兵分二路,分别增援辛菲洛普与占领迪赞高尔(Dzhankoy)机场,8日抵达赫尔松(Chonhar),开始建立边界,隔离乌克兰南进东翼之路口。最后在16日,克里米亚于辛菲洛普完成脱乌加入俄国的公投,在约80%投票率之下,其中约95%赞成并入俄国,造成国际非议,鞑靼人抵制此次公投,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谴责此行为,但大势已底定,18日正式并入俄国,乌克兰拒绝接受,但也只能在19日自克里米亚撤军。
图5 俄军并吞克里米亚行动—东线作战
乌克兰政府军初期无法有效应对分离主义运动,政府的命令授权不明,部队腐败与缺乏训练,拒绝将俄国视为敌人等问题,加上俄国大军在边境形成吸引注意力的主要威胁,导致克里米亚半岛短短13日迅速沦陷。
乌克兰在5月底提早举行总统选举,由波洛申科(PetroPoroshenko)以54.7%得票率就任,在7月1日发表宣言:「我们将会以攻势解放我们的土地。」乌克兰开始动员军队,准备反扑。同年宣布退出独立国家国协。
第二阶段在2014年8月俄国针对顿巴斯地区行动,运用非传统作战发展分离主义运动,以正规部队在边境支持非传统部队与所支持的亲俄民兵作战,乌军在8月中夺回大部分土地,俄军则加强援助非传统部队重装武器与军需品,其正规军在边境以炮兵火力支持作战,战局僵持至今,形成乌东内战,此阶段由于信息宣传工作上,未能像在克里米亚一样,获得足够支持者,所以未能成功,俄国也表示不会卷入乌克兰内战,但仍受俄国势力掌控。
九、俄国并吞克里米亚关键成功因素
俄国并吞乌克兰克里米亚并非突然之举,是经过持续的经营与擘划,以下就俄国手段的主观因素列举6点,就乌克兰内部问题的客观因素列举3点实施分析。
就俄国手段言——混合战创新不对称运用
俄国这次的侵略行动,在非传统作战方面着墨许多,包含许多创新思维,在国际上完全没有被预测到,其中俄国整体正规军战力不及亦或不愿与西方诸国正面冲突,广泛运用非传统部队,并结合现代化信息科技运用,长期经营俄罗斯裔这块群众战争面,促使目标群众具备双重国籍身分,在民族主义号召与精密的计划执行下,成功并吞克里米亚。
情报安全机关渗透成功
俄国运用格鲁乌情报总局(Glavnoye Razvedyvatel'noye Upravleniye, GRU)刺探国外军情,分析情报资料,掌握与指导特种部队实施颠覆行动,联邦安全局(Federal Security Service, FSB)掌握XXX安全状况及市民情报网,对外情报局(Sluzhba Vneshney Razvedki, SVR)化身成记者或外交人员执行特工等情报活动,掌握乌克兰国家整体状况,利于庙算与制定精密的行动计划。
欺敌结合事实真假难辨
俄国自2013年起即在乌东边境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营造常态演习案例,同时吸引西方国家注意力,并且延续至2014年冬奥时机,除演习外,再合理的于南部战区提升战备,成功麻痹与欺骗西方国家监控的方向与军事判断。
运用强大特种作战部队
运用强大且训练精良的特种作战部队,组成菁英快速反应部队,纳编特战部队、特种部队、特勤队、伞兵、海军步兵、其他地面部队约8万人,针对远离乌克兰驻军位置实施非传统作战,菁英份子组织、领导、控制、指导、号召、煽动群众发起示威抗议,进一步推翻政府机关,围困军方营区;反观乌克兰军队,则是缺乏训练与反应不及等情况。
掌控信息空间战场优势
乌克兰情报传递机制遭封锁,在事件宣传上受俄国所主导,并且利用矛盾激化群众间冲突,以广场革命亲欧乌克兰人意识形态来说,较偏向亲西方民主本质,认定亲俄的雅努科维奇总统,为俄国的傀儡,政治决策并不符乌克兰利益;反广场革命亲俄乌克兰人则认为,广场革命是西方外国人(美国)所主导的一场政变,而所言之民主,事实上是极端的法西斯与新纳粹思想。因此俄国运用亲俄民众对未来的恐惧,驱使其反抗思想,并且付诸行动,其影响力已在历史见证下发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运用媒体最有效的方式是以情感来表达理想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社会中最好的选择憧憬,促使群众奋不顾身的争取。俄国在媒体传播上结合军事行动,在乌克兰危机发生时,很快地占领电视媒体,掌握信息战场,垄断与传播俄国所主导新闻信息,操弄目标国及XXX群众完成军事目的。
运用国际舆论战正当化侵略行动
记取俄乔战争经验,避免赢得战争,却在国际舆论上陷入困境,使XXX、外人民产生对政府的不满,失去民意的支持,进而导致类似苏联解体的惨况。因而发展国际舆论战的武器「公共外交」,整合媒体、智库及政府,于非政府组织架构下建立基金会与委员会,营运目标在改变西方媒体一面倒的挞伐窘境。针对非主流民意,提供不同思维的观感与角度,在2012年竟以今日俄罗斯(Russian Today, RT)唯一对外媒体,击败西方国家媒体CNN与BBC的收视率,成果丰硕之余再整并XXX69个新闻工作站至19 个。除节省开支外,也使得政府政策与民意可以有一致的平X,提供更高质量与专业的新闻内涵。其中功不可没的不仅是报导具俄国传统文化情感与凝聚力的文章,也包含普京艰辛的整合规划与亲力亲为。执行媒体由私营企业回归国家化与公私合营的斗争,每年举行「总统联机」节目,透过直接与民众沟通,达成全民共识,并可有效监督官僚施政情况。在乌克兰危机期间,普京支持率高达九成以上,在国际听众中其影响力与受欢迎程度已超过美国总统欧巴马。
就乌克兰内部问题言——两党恶斗以及政府贪腐
民主法治观念尚未深植乌克兰公民心中,民主政治国家政党轮替是必然情况,而要和平的实施政党交接轮替,却落在公民的法治观念上。若因为自己所支持的政党未能获得选战,就发动民粹政变,并非成熟的法治国家,也将导致国家动荡不安。而在政变后也发现总统官邸的奢华,总统的贪腐也促使政变人士合理化、除罪化自己违法的行为。
国土租借形成国安问题
赛瓦斯托波尔军港长期租借予俄国,俄国黑海舰队理所当然驻军于克里米亚,长期存在的感觉,导致麻木,直接产生致命的威胁,犹如上演古代的木马屠城记。
文化相近导致渗透容易
克里米亚半岛上,大部分居民为俄裔,就算不是俄裔也说俄语,在种族外貌及语言谈吐相近情况下,导致增加辨识渗透进来的俄国军队困难度。
声明:本文来自战例译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