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10月8日至15日,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为配合本次活动,主办方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论文征集,共收到论文385篇,经专家组多轮评审,最终遴选出54篇优秀论文。仰山智库将陆续推送优秀论文,以飨读者。
军民融合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为提高军队战斗力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同时,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形成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未来30多年,是实施质量强国科技强军的新时代、是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新时代、是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一流武器装备的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处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的过渡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充分发挥优势民营企业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有序进入装备建设领域,形成开放式发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新格局”。
几年来,军转民方面,国防科工局发布了近700项军转民项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解密并发布了4000多项国防专利,这些项目和专利的民用,必将推动国民经济更好发展。民参军方面,举办了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览,展出了4000多项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军工企业的高技术成果,发布了一系列推进民参军的政策制度,这些成果的应用和政策的落实,正在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目前,无论是军转民还是民参军,都处于初级阶段。还有90%军转民项目和国防专利技术未解密(至少还有20万项);还有90%民营企业(至少还有20万家)的优势技术、优秀人才、优质产品未能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一、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近2500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50万亿元,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超过50%,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均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占比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90%。已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的先进技术、优秀人才、优质产品和庞大资金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充实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力量,加快了装备竞争性采购步伐,降低了装备采购成本,提高了武器装备建设质量效益。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小而精”“小而强”的技术和产品,应用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上,填补了国防工业和装备建设领域的一些短板和空白。民营企业在推进国防建设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核心竞争力和武器装备建设质量效益等方面,发挥着生力军作用。
民参军是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最重要、最薄弱的环节。民参军是兴国强军的国家战略,是富民强装的武器装备采购策略,是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方略。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第二大数据通信产品供应商;联想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供应商。华为、光启、研祥、阿里巴巴、滕讯、百度、小米、京东、苏宁、联想等民营企业,代表未来新技术发展、新商业模式、新经济形态、新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引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先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开放,向中高端挺进。他们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技术与产品,已经用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修理上,为电子、航空、航天、舰船和兵器等多个行业提供配套服务,为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核心竞争力做出了贡献。推进民参军深度发展,大力吸纳优势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打破军工企业封闭垄断格局;有利于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的推广应用,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水平;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压力,缓解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投资资金不足问题,提高国防经费使用效益;有利于建立军民一体维修保障机制,满足应对现代战争多种安全威胁、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求,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党对民营企业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强化党对民营企业领导的觉悟和意识。建国后的前30年,我国成功对民营企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乡镇企业到全球知名企业、从低端模仿制造到中高端自主创新,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我们党建立完善了领导公有制经济的庞大组织管理体系和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习惯于对公有制经济的绝对领导和计划管理。面对迅猛发展的民营企业,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观念,把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领导,提高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高度来认识,与重视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样重视民营企业发展,自觉提高对民营企业的领导觉悟,强化领导意识,淬炼领导能力,改进领导方式,使民营企业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积极探索党对民营企业的组织领导管理制度和方式。我国各级党和国家领导机构设置与管理职能中,主要考虑和解决的是对公有制经济的领导管理问题。有“国资委”、“工信部”等等职能部门,却没有“民资委”。全国工商联也仅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的助手。至今,没有一个部门能够全面系统准确掌握我国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更缺乏对民营企业产生、成长、发展的历史沿革、特点规律、地位作用、发展趋势的深刻研究与思考。党和政府必须按照“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待民营企业“地位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要求,积极探索党对民营企业的组织领导管理制度和方式。建立我国军工、金融、石油、电信、铁路、电力等行业混合所有、公私合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充分竞争、科学评价、有力监督、有效激励的运行机制;完善我国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人力等公共资源的配置、开发与使用的不同所有制主体融合政策与法规制度,使所有提供国家公共产品、技术、服务的不同所有制主体,拥有同等地位和权利,真正实现“同种事业同等激励,同种贡献同等荣誉,同种能力同等待遇,同种成果同等奖励。”加快建立专业的民参军政策指导到位、需求对接直通、融资渠道顺畅的服务机构,帮助扶持所有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不同所有制主体共同成长。
提升党领导和管理民营企业的能力水平。对民营企业治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治理能力的强弱,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面对迅猛发展的民营企业,党和政府必须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阶段与特点、问题与对策,抓紧建立党委政府与商会组织、民营企业沟通协调制度,抓紧研究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把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与服务人民群众有机结合起来,把服务公有制经济与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调整改革不适应民营企业发展和有碍民参军的生产关系。加快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股份制改造和资产证券化进程,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国企与民企、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更多地依靠非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治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上市制度改革、财政资金引导、税收政策普惠、金融政策调整、价格杠杆撬动,着力激励那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对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所有制主体及其创造者。
三、强化科技领域的军民融合和制度创新
大力推进科技领域的军民融合。科技领域的军民融合,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科技强军的思想,与2035年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相向而行,与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管理体制调整、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同步推进。集中国家和民间科学技术人才、资金、设施设备等资源,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建设创新,协同攻克硬科学、黑科学、软科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一个个“哥德巴赫猜想”,尽快突破和创新军民两用集成电路技术、动力技术、太赫兹技术、核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卫星通信技术、量子通信与计算技术、隐身与反隐身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打造能打胜仗的一流武器装备,为捍卫国家主权、保障人民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强化军民融合制度创新。仅有技术的突破,没有管理制度的创新,难以保障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效益性。因此,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必须一起转。在大力推进科技军民融合与协同创新的同时,必须强化军民融合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规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一要建立跨国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专业的军民融合组织领导管理体系,建立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在内的所有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纳入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发展规划计划的管理制度,建立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的直接通道与机制。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出:“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进程。”一旦加入该协议,我国包括武器装备在内的所有政府采购领域,面对的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真正进入了挑战与机遇并存、与狼共舞的新时代。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确立大开放视野,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采购尤其是武器装备采购领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学习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加快民参军进程,尽快打造由不同所有制主体的顶尖高手融合而成的各个行业(专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队”,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标准上推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进程。二要抓紧制定颁发军民融合促进法和武器装备采购法,明确优势民营企业参军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建立和实施军民一体化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管理体制和需求牵引、计划调节、市场竞争、战场检验的工作运行机制,明确大型复杂武器装备分系统与配套产品研制生产体系外包比例。三要建立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创新管理机构,制定军民融合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军民两用技术体制、质量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服务保障标准等,清理、修订影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
四、建立健全深入推进民参军的公共服务平台和通道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及办公室,正在加紧建设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各省市自治区和军队各大单位相继成立了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和办公室,制定了本地区军民融合发展规划、路线图和时间表,正在整合力量,逐步完善“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和“军队物资采购网”,健全多样化的民参军推进平台、多元化的民参军激励创新与容错试错机制、多渠道的供需信息对接交流方式、多层次的民参军政策支持体系和多方面的民参军专家智库支撑体系,以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将全国乃至全球民营企业最先进、最可靠、最便利的技术和产品,汇聚到中国军民融合各个领域,尤其是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领域,增强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体制内外协作配套能力,形成强大的军民融合合力,铸造世界一流武器装备,打赢未来任何强敌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发起的现代化战争。(谭云刚)
声明:本文来自仰山智库,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