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下午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 “裸奔”上榜。
事件:2018年,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网站、酒店、快递公司等都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2018年6月13日,视频网站AcFun对外宣称900万条用户数据外泄;6月16日,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195万条用户求职简历泄露; 6月19日,圆通快递10亿条快递数据被售卖;7月18日,顺丰快递3亿用户数据被兜售; 8月28日,5亿条华住旗下酒店客户开房数据被出售;9月10日,万豪集团5亿名客人的信息被泄露。出售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条公开的黑色产业链,本应该被保护的个人信息,却成了公开兜售的商品,公众在互联网世界里形同“裸奔”。
评点:2018年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数据安全法》被列入第一类项目,有望使个人信息保护早日进入法制化轨道。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和法律意义都在提升。面对利益的冲击,更需要筑牢法律的防火墙。让企业高度重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职能部门加强对市场、行业的监督管理,司法机关严厉惩处违法行为,为公民隐私穿上“保护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从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侦办起诉的大量消费侵权案件、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和代理的案件中,仔细筛选、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这也是央视315晚会创办28年来,第一次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
声明:本文来自新浪科技,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