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磨惟伟
长期以来,中美关系的平稳健康发展一直是构建安全稳定国际关系格局的核心奠基石。但近年来,在冷战思维和修昔底德陷阱等错误思想的长期作祟下,美国在处理中美大国关系问题上似乎愈加极端,在包括经贸、网络安全等在内的诸多领域挑起纷争、摩擦四起,甚至出现渐行渐远、走入迷路的失控僵局。为防止铁幕降临给全球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推动中美双边关系朝着更加稳健、和谐的方向发展,我们有必要认真探究和分析近期美国对华网络战略新动向及其形成的相关原因,进而为未来科学、稳妥地处理好中美关系提供决策参考。
一、对华网络战略频现“软硬兼施”的组合重拳,致使近期中美关系紧张不断、渐进僵局
近段时间,美国不断强调实用主义、极力重塑“美国优先”。同时,越来越将中国视为同一级别的竞争者,在对华网络战略上除了密集出台相关战略文件和发布智库评估报告以外,更是在具体行动方面频频采用敲打、压制等措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方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对华捧杀”和“网络恐中”相结合,在国际社会营造对中国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舆论
在舆论宣传上,美国重视采用“新老手段交替混用、吹捧打压轮番登台”的施压手段。一方面,频打“捧杀术”。通过主流媒体的大幅播报和各类智库的研究报告,极力向美国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过分夸大宣传中国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和尖端科技领域的发展成就,试图以此麻痹中国、使其飘飘然,并为美国强化自身网络技术战略部署和继续主导国际优势地位落下实锤。以今年美国通过《国家量子倡议法案》(National Quantum Initiative Act)前后相关媒体和智库的反映为例,“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在法案通过前夕就曾发布一份题为《量子霸权?中国的雄心与对美国创新领导力的挑战》的报告,当中宣称,“中国在量子科学方面的进步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军事与战略平衡,甚至可能超越美国传统的军事技术优势”;同时,CNN的报道也附和称,“中国在量子计算上押下重注,美国现在正奋力追赶”,试图给社会舆论营造中国量子计算能力远超美国的假象,进而利用吹捧战术达到“麻痹他人、警惕自我”的目的。另一方面,加大“威胁论”和“污名化”的工作宣传。近一年来,在未提供切实有力证据的情况下,包括总统特朗普、副总统彭斯等在内的美国领导人在国际社会多个重要场合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妄称中国利用网络干预美国政治选举,并“会对美国发动网络攻击”。同时,美国之音、《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也发表了诸如,《证据显示中国准备攻击美国选举》、《中国会对美国中期选举发起网络攻击吗?》等文章,频用“三人成虎”的策略,企图利用“网络恐中”情绪的蔓延,污名化、妖魔化中国,进而唬住世人,让世界其他国家在网络问题上恐中排华,实现对中国施压的目的。
(二)“网络威慑”和“技术封锁”相结合,实现对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目标的高度防范与全面压制
在“网络威慑”方面,美国针对中国的威慑战略日趋强硬。今年以来,美国政府接连发布了三份重量级的网络安全相关文件,分别是“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13(NSPM13)”、“国防部网络战略”以及“国家网络战略”。这些文件的共同点就是强调网络威慑,并将中国和俄罗斯设定为在网络空间对美国构成战略威胁的对手国家。这不仅标志着美国进攻优先、向前威慑的网络安全战略日趋成型。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网络空间的“丛林状态”,恶化中美大国关系;在“技术封锁”方面,美国频频使用狠措施打压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今年4月,美国先是执意激活拒绝令,对中兴通讯公司向美国企业购买网络技术产品一事给予坚决“封杀”;9月,又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合作,炒作中国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存在网络安全问题,阻止华为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正常市场经营活动;10月,美商务部又公布一项新决议,对中国存储芯片制造商福建晋华施行禁售限制,禁止所有美国企业与其合作。同时,美国还进一步加大对新兴技术的闭环保护。今年以来,先后生效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以及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发布的关于制定新兴技术出口管制框架的意见征求通知等都充分表明,美国已将网络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作为确保自身大国领先地位,对中国进行技术防范与压制的重要手段,相关态势不容忽视。
(三)“脱钩战略”和“选边站队”相结合,试图将中国由“被团结的对象”变成“被孤立的国家”
冷战后,美国取得了一家独大的全球地位,特别是在奥巴马时期,其所推行的“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更是在体系化方面达到顶峰。但近年来,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尤其是中美实力的此消彼长,“新孤立主义”思潮开始在美国社会逐渐蔓延。与传统孤立主义相比,特朗普上台后所奉行的“新孤立主义”,其对象和内涵均发生重大变化,它对过去一直奉行的“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提出质疑和摒弃,无论在政治、经济、网络还是外交上都倾向于推翻现有秩序,并且更多强调的不是孤立自身,而是孤立那些让美国感到威胁的相关国家。当中,衍生出的“脱钩战略”更是意在中国、剑有所指。所谓“脱钩”,就是美国通过单方面退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网络空间治理等相关领域的重要国际机构和条约,尤其是在网络科技相关的贸易和投资方面,将中国隔离世外,排除在其重新建立的新机构、新体系之中,进而凭借自身的强国优势,另起炉灶,让世界其他国家也跟随美国步伐、重新选边站队,不与中国合作的一种新型战略。据不完全统计,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已相继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万国邮政联盟等国际组织,退出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伊朗核协议等一系列国际文书;2018年11月21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哈西特更是直接暗示,“要考虑是否把中国‘开除’出WTO”。上述一系列事实表明,美国正试图通过脱钩战略和选边站队政策,将中国由“被团结的对象”变成“被孤立的国家”,这是新时期冷战思维的一种战略变现,更是具体的行动体现。
(四)“人才封堵”和“海外抓捕”相结合,竭力阻挠中国网络高科技队伍的血液注入和培养步伐
网络安全人才建设和海外科技专家高端引进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条必由之路,更是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国策。虽然我国顶尖人才流失数量居世界首位,但近年来,美国对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建设的封堵之势仍不容乐观。在人员赴美留学方面,美国试图堵住“进口”。在今年8月的一场CEO晚宴上,特朗普总统语出惊人,暗示“几乎每个来自中国的学生都是间谍”;同时,美国政府也大范围收紧中国公民赴美签证,此项政策影响最大的是赴美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尤其是专攻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生,以及从事网络安全等敏感工作的中国公民。在海外人才归国方面,美国竭力管住“出口”。近两年来,美国针对我国的“千人计划”成员大举出手,常常利用“莫须有”的罪名进行海外抓捕,阻挠这些高端人才回国参与网络安全等高科技项目建设。例如,今年2月,“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成员王春在被迈阿密一家联邦法院判刑;8月,“千人计划”成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主任工程师郑小清被FBI逮捕;同时,在美国今年通过的《2019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中,就有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在美学者如果参与或正在参与诸如中国“千人计划”等人才项目,将无法获得美国防部的教育培训及研究经费。上述迹象表明,目前,美国已将阻挠我国海外高端人才归国列为其具体行动战略之一,这既污蔑了我国人才工程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也切实影响了留美科技人才的归国信心和人身安全。
二、修昔底德陷阱下的冷战思维和实力相对下降后的过度焦虑,致使对华网络战略步入歧途、剑走偏锋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指崛起国与主导国之间存在的一种战略困境,即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现存大国出于维护既有优势地位的考虑,将会对此类威胁作出强有力地回击。正是在这种冷战思维和错误观念的不断作祟下,近两年来,美国政商界开始出现一股怪现象,即他们从过去发展对华友好关系的支持者变成对美国奉行友华政策的怀疑者甚至是反对者,愈发将中国视为美国的战略挑战,并片面地认为中国的崛起将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具体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矛头对准中国,采取强硬政策是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焦点、重塑内部凝聚力的“便利做法”
理解中美网络大国关系,离不开对美国国内现状的分析把握。可以说,中美两国内部现状是中美关系这座桥梁的两个桥墩,要想认清桥梁就需摸清桥墩。在美国内部环境方面,近年来,受制于海外战线拖累、国内经济持续疲软、就业和社会保障不足、族群分化和两党极化等现实问题的困扰,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优势地位相对下降,而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则呈现绝对上升之势。在这样的此消彼长过程中,美国对中国的防范之举开始加剧、内心的失衡表现逐级加深。特别是国内保守主义和对华鹰派等势力的上升,似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以美国作家格雷厄姆·艾利森的著作《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一书为例,当中就预测中美大规模网络攻击会增加对方战略误判的可能性,为防止“后发受制于人”,中美都将倾向于“先发制人”。因此,在新时期冷战思维和修昔底德陷阱等观念的作用下,美国国内问题的持续发酵必将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产生巨大冲击。要想转移美国民众对当前美国现状的不安感、不满感和受挫感,中国问题无疑是美国政府凝聚内部团结的那只“替罪羊”,对华强硬也将成为转移内部矛盾的便利之举。
(二)网络安全议题作为对华强硬政策的战略前锋,是美国围堵中国网络强国目标的“掐脖之举”
中国自古就有一句成语叫“树大招风”,讲的就是人一旦出了名或有了钱财之后,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个道理若用在当前的中美关系中同样适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网络建设成就如同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就一样,取得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令众人为之刮目、令世界为之震惊。在全球互联网产业的大棋局中,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尤其是变革创新正在吸引全球的目光。中国有了可以直追美国微软、谷歌、苹果等世界互联网巨头的多家“独角兽企业”;网购、支付宝等应用创新又频频让各国点赞,让中国互联网产业成为全球的“模范生”;同时,接连出台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及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等建设目标和任务,都使得中国网络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勃勃雄心清晰地展现在世界的聚光灯之下。但这些本无可厚非、再正常不过的强国安邦之道,在美国眼中,尤其是保守势力、鹰派力量的眼里,却容易被拿来疯狂炒作,将“中国机遇”弯曲抹黑成“中国威胁”。因此,近年来,中国的网络发展建设和经济发展成就,被一并列入美国重点防范和警惕的目标范畴。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核心利益关切也就是美国的重点关注所在,事实现状也反映出美国正试图利用围堵之势、掐脖之举等强硬措施,遏制中国迅猛崛起的发展势头。
三、推动中美新型网络大国关系由“波动震荡”向“和旋共鸣”迈进,符合中美双方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
新时期的中美网络大国关系应该是一种良性竞争、互利互惠、和谐共处的“命运共同体”,绝非你死我活、零和博弈、恶性较量的“仇人相见”。因此,构建中美新型网络大国关系不是一方己任,需要中美双方持之以恒、共同发力,才能弥合分歧、迈向和谐,具体来说:
(一)战略方针上,需审慎处理好中美网络议题中的矛盾与分歧,谨防网络安全问题“巴尔干化”
“巴尔干问题”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研究的经典课题。作为横跨欧亚大陆、扼守黑海、地中海的咽喉要塞,历来是欧洲列强激烈争夺的兵家之地。火星四溅的巴尔干曾一度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更是引发战争的代名词。这个国际关系问题沿用到今天的网络空间领域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必须承认,中美两国在互联网主权安全、跨境数据传输、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等问题上确实一直存在意见分歧,但双方只要坚持“不冲突、不对抗”,“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底线原则,积极盘活、用好对话沟通机制、避免发生战略误判、错判,决策过失、过激等行为;以真诚务实的态度和共同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管控分歧,这些矛盾就并非不可调和。因此,审慎处理好中美网络大国关系,避免网络问题“巴尔干化”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问题,它考验的不仅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智慧,更考验两国民众乃至世界人民的集体智慧。
(二)合作方式上,中美双方应找准未来网络安全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凭借利益契合点寻求合作最优解
中国自古就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处理各类重大问题、作出关键决策时,首先看到的也是同对方合作的利益契合点,而非矛盾的差异点。并且,中美双方又同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全球网络安全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寻求中美网络安全合作的共识面和共赢面,抛弃非此即彼、零和博弈的丛林法则,应当是未来中美双方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基准。例如,在国际网络空间合作领域,打击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犯罪和网络暴恐色情等内容都是中美双方当前最为迫切且共同感兴趣的工作议题。未来,双方执法和网络安全治理相关部门可借此契机,进一步扩大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平台。同时,中美双方也应积极用好执法及网络安全高级别对话等各层级沟通交流渠道,积极发挥政府部门、民间外交、跨国企业、社会团体、智库机构等各方力量的沟通协作作用,广开言路、耳听八方,夯实中美互信合作的共识基础,进而为从立体角度构建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中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筑牢根基。
(三)信心胸怀上,中美双方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都应展现更多诚意和自信
一方面,从美方角度说,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尤其是处理中美网络安全议题上应该展现更为大度、更加自信的胸襟与胸怀,不能总是抱着“杯弓蛇影”、“疑人用斧”的心态,猜忌、怀疑、防范甚至打压中国在网络安全合作问题上的诚意与善意。放眼全球,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和强国,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还是网络安全等多个重要领域都独占鳌头,中国在很多方面同美国还存在明显的现实差距。因此,在占尽天时地利等优势条件的背景下,美国不应过分介怀中国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毕竟中国不是修昔底德陷阱中的那个雅典,美国更不是斯巴达;如果简单地用2500年前的理论来阐述21世纪最重要的中美大国关系,未免显得生搬硬套、过于片面。就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发展”。在深化同中国互利合作问题上,美方应该对自身的优势展现更多的自信、更大的包容,真正敞开胸怀迎接来自中国的机遇和发展。另一方面,从中方角度说,中国在处理对美关系尤其是网络安全相关议题上也应释放更多善意,展现更大自信。例如,在美方一直耿耿于怀的知识产权保护、外资企业准入门槛与受限等问题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进步,只要外方提出的理由合理、合规、合情、合法,我们都应认真考虑,酌情解决,避免浮士德式的交易,真正营建互利互惠、携手并进的合作局面。同时,面对美方近年来一再挑起的包括经贸、网络安全议题等在内的各类摩擦争端,我们也应展现足够自信,即中国不愿、也不想同美国打任何形式的贸易战、口水战甚或是网络战,因为任务形式的冲突对抗对中美双方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痛;但如果中国的合法权益被肆意倾塌、友好善意被无限践踏的时候,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也不怕同美方打由其挑起的任何形式的对抗战争,历史经验是如此,未来发展亦如此。
(本文刊登于《中国信息安全》杂志2018年第12期)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息安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