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7年,无人经济成为各界瞩目的风口之一。顾客“刷脸”进店,挑选商品后直接通过付款闸道即可手机自动支付,无人便利店在中国许多城市相续落地;近日,4辆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深圳福田保税区上路试运行,智能公交车时代不再遥远……自助贩售机、自助健身房、自助洗车、迷你KTV、智能快递柜、无人按摩椅等各种新兴业态纷至沓来,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可以说,以无人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全新技术革命)正渐行渐近。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革新,众多无人经济商业模式争相涌现,业已成为一个现象级事件。不过,面对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无人经济”,中国准备好了吗?
“技术+资本”驱动无人经济热潮
当前在中国,无人经济热潮正全面来袭,由此产生的“无人服务”已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是无人经济兴起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前不久发布报告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科技大国,数字化技术正在不断改写现有格局,重构行业价值链,这将驱动形成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新经济。
麦肯锡认为,中国巨大的数字化潜力归功于三个因素:中国市场体量庞大、网民数量可观且较为年轻,这为数字化商业模式的迅速市场化创造了条件;中国不仅孕育了若干数字化巨头,更形成了不断扩张的数字化生态系统;政府不仅为数字化企业提供了足够的试水空间,同时也是数字技术的投资者和消费者。
无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消费者对便利、多元需求的升级。在中国,由于一些传统行业效率低下,致使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许多传统业态的服务能力已远远落后于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而无人经济凭借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各种诉求。
资本是无人经济兴起的另一主要推手。无人经济正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一大风口。正是在资本的争相涌入和强力推动下,大量的无人经济项目扎堆涌现。据业界统计,中国现在共有138家无人零售企业,其中57家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超48亿元。另外,在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的风投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三。
一名顾客扫描二维码进入无人自助超市。新华社
仍处于大规模商用化前夕 短板犹存
虽然无人经济正在中国迅猛发展,成功吸引了大批资本涌入,但无人经济在中国毕竟还处于大规模商用化前夕,很多问题比如技术的提升、模式的优化、标准的建立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短期内,由于行业野蛮生长所暴露的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争议和担忧。
比如正在多地面世的无人超市,目前中国仍缺少自助购物的消费习惯,从消费者体验角度看,无人超市没有收银人员,新问题也随之出现,进门扫码需要排队,人多时支付也可能会拥堵。另外,整理货架、导购等问题的无人化技术目前也仍未解决。
消费者更为担忧的还有消费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大数据时代,用户各种数据被无人经济运营企业所掌握,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国频频发生的网站信息泄露事件已给业界敲响警钟。
作为新生事物,无人经济当前也面临着政府监管不明晰、法律法规缺失等难题。
除此之外,当前一些无人经济项目缺少可行商业模式,在业界看来或将沦为商业泡沫,其风险不容忽视。比如近期一些共享充电宝项目出现停运,其原因就在于运营成本过高,盈利遥遥无期,而市场又一拥而上,深陷同质化竞争。
不过,尽管如此,无人经济正在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以无人智能便利店为例,虽然它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成熟和商用,但已为中国零售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从野蛮生长到规范运营,无人经济的监管和政策将逐步完善。比如针对无人店,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无人店分会不久前首次公布了《中国无人店业务经营指导规范(意见征询稿)》,对无人店的业务经营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规范。
而对于从业者来说,面对无人经济所蕴含的诱人商机,需要真正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来整合和完善日常运营中的各个环节,通过持续提供高品质的便捷服务,来赢取消费者的信任。同时,要坚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避免跟风炒作。
(以上言论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一名顾客在无人自助超市选购商品。
声明:本文来自参考消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