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南都隐私护卫队发布一篇题为《还用偷听你说话?App根据喜好推广告,连“看”都不用“看”》的文章,通过实测多款热门App,尝试揭示大数据与精准推送背后的逻辑。
在实测微信过程中,隐私护卫队发现,刚和朋友在微信里聊到旅游,不久就收到相关旅游广告的推送。对此,3月27日,微信方面回应隐私护卫队,不会通过监测用户聊天记录推送广告。
腾讯广告投放基于用户群体定向属性
隐私护卫队的测试员小A和小B在微信聊天中几次提到想去北海道旅游,其中小A的账号认证性别为男性,小B尚未实名认证也未设置性别。此后小A打开看一看精选文章,发现了日本旅游相关内容推荐,一些文章里出现了日本化妆品广告。小B则没有看到相关内容。
针对这一现象,微信方面回应,3-5月是清明、五一的旅游旺季,又是日本樱花季,在这个时间节点,首先平台上旅游类广告/日本相关广告的投放量会比较大;其次,大众在这个时间点也更容易在聊天中提及旅游、樱花、日本等相关内容,这样巧合情况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从而被用户误解为广告的投放是基于用户的聊天内容。
微信相关负责人告诉隐私护卫队,腾讯广告投放的基本逻辑是基于用户群体定向属性,广告主可选择把广告投放给他们设定的目标人群。通常投放的人群非常广,因此很容易出现用户收到的广告“恰好”和自己的聊天内容、浏览内容相似的巧合情况。
微信方面称,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护肤品广告,很可能是广告主向多个城市中某一个年龄段的女性投放。此时如果用户正在和朋友聊天中谈及护肤,又收到护肤品广告,很可能就会产生误会。
“正如我们一直以来承诺的,微信不会监测用户的聊天记录,这属于用户的个人隐私,更不会通过监测用户聊天记录来推送广告。”上述微信相关负责人强调。
用户的兴趣、点击行为等会影响资讯的呈现
在实测微信过程中,考虑到用户画像可能有延迟,隐私护卫队静待一晚,到了第二天中午再度查看发现,微信看一看精选文章中也开始出现旅行相关的内容,尤其以视频类居多,其中不少与日本相关。
在隐私护卫队提供了测试微信号后,微信方面称经核实,在平台画像中,小A用户本身带有旅游标签,所以该帐号看一看精选中出现了相关内容。而小B用户如报道中描述,“在看一看精选文章中刷新四五次后,小B收到了一篇标题带有‘日本’两字的文章,点击浏览后此后刷新刷出了带‘日本’的文章。”
微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平台策略中,用户的点击行为可能会影响资讯的呈现。整体而言,微信是基于用户的兴趣、点击行为、平台热门等因素来对资讯进行推荐的。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冯群星
声明:本文来自南方都市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