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重建更美好未来”(Build Better World)等其他议案的通过,更多资金将不断涌入网络安全领域。
反华议员提出一项两党法案,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要求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取美国人的个人数据。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发布,公开征求意见;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美国通过《K12网络安全法》,加强中小学网络安全保障…
建议我国在行业领域推进个人信息泄露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落实公益诉讼机制,多措并举实现对于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有效治理。
面对不断变化的监管规则,企业应积极搭建内部合规敏捷治理结构。
美国《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侧重网络安全和新兴技术。
未来隐私论坛FPF发布了一份名为《欧盟数据保护机构监管战略2021-2022》的报告,详细叙述了欧洲数据保护机构在2021-2022年的监管策略。
这几家安全初创企业解决的是多云安全、身份管理、零信任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着重对企业落实《数安条例》义务可能涉嫌的网络刑事犯罪进行解读,旨在提示企业在合规落地时,对业务线涉及的刑事风险优先排除。
本文认为各国应当重新审视实施数据本地化理由的合理性,全面评估数据本地化是否可以起到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
从上任之初由网络安全事件牵引的“应急式”被动反应转变为重点突出、多措并举的主动作为,具有拜登特色的网络安全战略正在成形。
美军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监视、防御、攻击、指控,以及初具规模的综合一体化网络空间装备体系。
事件发生后,美国反思现有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不足,密集出台或推动十余部政策立法,力图改变被动局面。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正在就中华人民共和国 (PRC) 在制定新兴技术国际标准方面的政策和影响征求公众意见。
本文从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和驱动因素出发,结合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对该概念的看法,展望其对于我国国家安全的意涵。
隐私法案、勒索软件攻击、信息物理系统和董事会级别审查,逐渐成为安全和风险负责人需要优先关注的事项。
专家说,美国政府在技术上并不认为空间系统是“关键基础设施”,这减慢了保护网络免受网络攻击的努力。
利用船舶的OT系统的漏洞易如反掌,黑客完全可能控制船上的许多关键控制基础设施,包括舵机、发动机和压载泵等等。
本文分析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数据本地化不同路径与国家安全考量。
我国须及时评估拜登政府网络安全战略调整带来的消极影响,妥善应对美国对华网络安全施压及挑战,进而有效管控好中美网络空间关系。
微信公众号